快訊

賴總統兒子 昨天低調出席觀禮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賴總統:互不隸屬

女警缺錢下海!身材火辣接客不斷 一周只上工1天兼差

貧富差距達66倍 李彥秀:台灣已陷「失溫成長」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主計總處昨公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貧富差距達66.9倍。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今轟主計總處「卸責」,台灣已經陷入嚴重「失溫成長」的惡性循環,「分配正義」蕩然無存,民眾「相對剝奪感」急速攀升。

李彥秀說,時隔30年後,主計總處昨日再度公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2021年底前20%家庭的家庭資產淨值(財富)高達5133萬元,後20%的家庭財富僅77萬元,家庭財富貧富差距30年暴增至66.9倍,與30年前16.8倍相比,貧富差距大到超乎想像。

李彥秀驚呼,更令人咋舌的數據。財富最高20%的家庭,其家庭總財富占全體比重62.7%;財富最低20%家庭,其家庭總財富僅占全體比重0.94%,連1%都不到。

李彥秀提到,主計總處官員當然必須為這樣驚人的結果找理由,「台灣貧富差距有擴大趨勢,這是高度自由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30年前不少南部人北漂工作、置產,若是留在南部置產,房地產因地區不同發展,估值就造成財富差距。」「若30年前開始買潛力股或投資基金,不論是運氣好或有遠見,因每個人對理財的選擇不同。」千錯萬錯,都是人民自己的錯。

李彥秀質疑,依照主計總處官員的邏輯,難道30年前選擇留在南部工作置產的台灣人就是「活該」?30年前選擇北漂工作置產的台灣人就是「睿智」?為了卸責,主計總處還列舉澳洲、英國、韓國、法國、日本與德國的「貧富差距」及「吉尼係數」,證明台灣貧富差距與財富分配較為均勻。

李彥秀說,政府沒說的潛台詞是「政府在貧富差距問題上已經做得好棒棒了,人民之所以成為窮人,是因為人民沒有遠見,30年前沒有在北部置產,沒有買台積電股票。」

李彥秀表示,除了房地產外,台灣貧富差距真正的問題是,過去30年經濟成長的果實,絕大多數的受薪階級完全沒有分享到。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報告,台灣2021年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已降至43%,不僅呈現十年新低,也是1980年代以來最低,可悲的是,2021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高達6.53%。資本家因為投入越來越多的資本支出,進而分走了更多盈餘。

李彥秀認為,台灣已經陷入嚴重「失溫成長」的惡性循環,「分配正義」蕩然無存,民眾「相對剝奪感」急速攀升。通膨巨獸吃掉微薄加薪幅度,不要說實質薪資連續三年倒退,一般受薪階級每月的死薪水扣掉基本生活開銷,根本沒有餘力攢下第一桶金,再投入房地產與股票等資本市場。

李彥秀強調,受薪階級完全感受不到經濟成長的果實,卻成為高房價、高物價、低薪資的苦果。試問,如果股市上二萬點,連主計總處朱澤民主計長(個人)都不開心,台灣人民又如何開心的起來?什麼是政治,政治就是「社會價值的權威配置。」

李彥秀總結,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用公權力(政策、法律、租稅),汲取社會資源(發展果實),再進行合理的分配,實現公平正義。政府的責任就是擴大經濟成長「贏者圈」,創造更多「護國群山」,實現「分配正義」。人民要的是政府提出「解方」,不是只會「解釋」。

薪資 財富 貧富差距

延伸閱讀

勞團呼籲新政府落實勞工政見 洗刷「賴功德」汙名

勞保年金債台高 藍委籲提高雇主提撥

傅崐萁訪陸行程延後 國民黨:相信會做最好安排

藍委批監察院自甘淪「東廠2.0」 翻箱倒櫃查侯友宜

相關新聞

立法院一波波衝突藍委防守 綠委礦泉水 資料丟向主席台

立法院院會今天進行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表決,朝野立場不同,藍、綠、白立委數度發生肢體衝突,晚間立院議場內再度引發一波波衝突,...

陳內閣通過總辭 盧秀燕感念支持:多到台中走走

賴政府520上任,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上午主持任內最後一次行政院會,除了聽取蔡政府執政八年施政成果報告案,也通過內閣總辭案...

軍方護蔣畫出紅線 國防部將保留252處兩蔣塑、遺像

蔡政府卸任前力推轉型正義最後一哩路,行政院長陳建仁上月一日指示國防部推動軍中轉型正義教育,並於一個月內完成籌設軍中轉型正...

藍白邀賴清德赴立院國情報告 院會周五討論

準總統賴清德將於五二○就任,國民黨及民眾黨立委昨聯手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以人數優勢表決,將邀請賴清德就任後至立法院國情報告...

藍白聯手!電業法修正案逕付二讀 調電價須立院同意

電價調漲引發民怨,藍白日前合作在立法院通過電價凍漲提案,但經濟部稱電價調漲是依法執行業務。

綠批藍委赴陸 傅崐萁:賴清德也想賣台嗎?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日前率團赴陸參訪,大陸宣布開放馬祖觀光旅遊,遭民進黨痛批是「賣台之旅」。傅崐萁與同行立委昨天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