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表決大戰15小時 藐視國會罰則二讀通過

法官之死引眾怒 藍黨團轟許宗力如晉惠帝 司法有三害

李姓法官輕生,留下遺言,引基層激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舉行記者會,黨團副書記長羅智強直言,司法有三害,一是法官過勞,政府漠視;二是案件過多,正義法網難以支撐;三是政治干預,司法環境快速惡化。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思銘點名司法院長許宗力如晉惠帝。記者屈彥辰/攝影
李姓法官輕生,留下遺言,引基層激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舉行記者會,黨團副書記長羅智強直言,司法有三害,一是法官過勞,政府漠視;二是案件過多,正義法網難以支撐;三是政治干預,司法環境快速惡化。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思銘點名司法院長許宗力如晉惠帝。記者屈彥辰/攝影

李姓法官輕生,留下遺言,引基層激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舉行記者會,黨團副書記長羅智強直言,司法有三害,一是法官過勞,政府漠視;二是案件過多,正義法網難以支撐;三是政治干預,司法環境快速惡化。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思銘點名司法院許宗力如晉惠帝。

林思銘說,司法院長許宗力除發表宣揚政績的自我陶醉文外,也告訴基層注意戶外活動,不要把自己綁在辦公室。情何以堪?要馬兒好又不給好糧草,許宗力理解基層心聲嗎?又是一個晉惠帝,何不食肉靡嗎?各地法院每月審結案件,刑事案件平均每位法官每月要結案的件數約是60到63件,民事訴訟案約30案。再看民事訴訟案成長數,從民國103年13.5萬件成長至去年18.1萬件,約增加5萬件。刑事訴訟案的部分,民國109年49.9萬件成長到去年的73.3萬件。

林思銘表示,法官面對海量案件要如何消化又要兼顧品質,加班是常態。法官協會要求司法院務必從制度面檢討,一個月內提出減輕法官負擔的具體措施。只有溫情喊話,沒有具體措施,改變不了惡劣的司法環境。

黨團副書記長許宇甄表示,民國105年時法官人數為1499人,刑事案件47萬2751件,民事案件為256萬3184件。到了民國112年,刑事案件成長為48萬3126件,民事案件成長為326萬7327件,法官人數為1557人。平均每一個法官一年大概需要審2420件,平均一天為6件。司法院多年沒有解決法官過勞,甚至有人要求許宗力下台,按憲政慣例,許無任期保障,請辭下台是早晚的事,若準總統賴清德進行提名還是政治考量,他一定投下反對票。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說,民國106年司改國是會議總決議,包含法官的多元晉用、監督或淘汰機制必須建立,以及須促進司法效率,合理減輕法官的工作負擔,但看到司法院六年歷程,哪一項是減輕法官負擔的項目?

黨團副書記長鄭正鈐批許宗力完全在幫自己歌功頌德,許說105年到112年,法官增加124人,但看從105年到112年司法院所屬所有的案件數量,從105年659萬件成長到112年的824萬6800件,增加幅度25%。若用人均件數來看,105年的時候是3187件,到112年的時候是3755件,增加了678件,增加比重達18%。許宗力提到有身心健康方案,共74人使用,但整體司法院人數是1萬3470人。

國民黨立委羅廷瑋說,執政黨讓人看到天龍人的心態,完全不接地氣。不少人被調去憲法法庭做研究,法官集體工作,負擔日益加重,行政要求結案速度,無視品質。

司法院 國民黨 許宗力

延伸閱讀

影/司改倒退累死基層累?國民黨團籲提減輕法官工作具體措施

藍黨團甲動有瑕疵? 林思銘:會檢討

盧縣一未到院會卻投票爭議延燒 林思銘:民進黨勿糾結

慰問法官死亡案…許宗力金句「不要綁在辦公室」挨批 法官:我們自虐癖?

相關新聞

台梵關係將生變?梵蒂岡:盼在中國派設常駐代表

賴清德總統剛上任,台灣與歐洲唯一邦交國—梵蒂岡的關係就將生變?路透指出,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

立法院一波波衝突藍委防守 綠委礦泉水 資料丟向主席台

立法院院會今天進行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表決,朝野立場不同,藍、綠、白立委數度發生肢體衝突,晚間立院議場內再度引發一波波衝突,...

陳內閣通過總辭 盧秀燕感念支持:多到台中走走

賴政府520上任,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上午主持任內最後一次行政院會,除了聽取蔡政府執政八年施政成果報告案,也通過內閣總辭案...

軍方護蔣畫出紅線 國防部將保留252處兩蔣塑、遺像

蔡政府卸任前力推轉型正義最後一哩路,行政院長陳建仁上月一日指示國防部推動軍中轉型正義教育,並於一個月內完成籌設軍中轉型正...

藍白邀賴清德赴立院國情報告 院會周五討論

準總統賴清德將於五二○就任,國民黨及民眾黨立委昨聯手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以人數優勢表決,將邀請賴清德就任後至立法院國情報告...

藍白聯手!電業法修正案逕付二讀 調電價須立院同意

電價調漲引發民怨,藍白日前合作在立法院通過電價凍漲提案,但經濟部稱電價調漲是依法執行業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