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找到了!東湖國小女童放學失蹤6小時 晚間平安尋獲正返家

高以翔猝逝6年…前女友Bella結婚了!曬合照甜喊:他是我最深依賴

美股早盤再現賣壓!台積電ADR跌近3% 黃仁勳開講前NVIDIA重挫4%

台灣關係法45週年 駐美官員盼強化夥伴關係

今年是台灣關係法立法45週年,駐紐約辦事處長李光章近期接受美媒專訪時說,台美友誼獨一無二,期待與美國強化堅若磐石的夥伴關係,共同努力維護印太地區和平穩定。

1979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時任總統卡特於當年4月10日簽署生效,自此成為規範美國對台政策的方針。「紐約太陽報」(New York Sun)近期報導,北京日益強勢,欲將一國兩制構想強加於台灣之際,被譽為台海和平穩定基石的台灣關係法更顯重要。

李光章受訪時說:「印太地區局勢變幻莫測且日益關鍵,台灣期待與美國密切合作,在台灣關係法的架構下強化我們堅若磐石的雙邊關係。」

45年前,美國外交承認轉向北京,廢除與台灣的共同防禦條約,自此採取「戰略模糊」,不表明是否會在中國對台動武時馳援台灣。報導寫道,隨著美國國會孤立主義傾向增強,外界開始質疑,如果中國入侵,美國是否應該、是否有能力保衛台灣。

李光章談及台美長期關係時說,雙方保有「獨一無二的友誼」。

他表示:「展望我們成功故事的下一篇章時,我看到未來數十年,我們的夥伴關係依舊堅若磐石,我們將繼續攜手維護和平,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台灣關係法宗旨之一是維護西太平洋和平、安全與穩定,且表明美國「嚴重關切」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決定台灣前途之舉。報導寫道,台灣前途充滿變數時美國政界意見分歧,有人認為台灣關係法不夠有力,有人認為美國因全球多地衝突而捉襟見肘,無法兌現其承諾。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說,美國是否會為台灣進行軍事干預是「大哉問」,終究要看總統如何定奪。

美國總統拜登多次表明將保衛台灣,前總統川普及其「美國優先」外交智囊則質疑海外干預的益處。美國外交政策「現實主義鷹派」愈來愈多,聯邦參議員范斯(J.D. Vance)曾示警,加碼援助烏克蘭將進一步削弱美軍必要時協防台灣的能力。

近年美中關係低迷,美國國會涉台法案顯著增加。台灣關係法制定45年後,國會是否立法要求總統對台灣展現更多支持,值得觀察。

賓州大學法學院教授、當代中國研究中心(CSCC)主任戴傑(Jacques deLisle)說,此舉象徵意義將多於實質,且可能加劇台海緊張局勢,沒有真正幫到台灣。

戴傑對國會中的孤立主義分子提出警語:若拋棄對抗俄軍的烏克蘭,美國對韓國、日本等印太地區夥伴的承諾將受到質疑,也將更難凝聚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支持。為抵抗南方世界(Global South)在台灣議題上默許北京的立場,華府應運用北方世界集體力量,讓台海成為各方關切的議題。

北京 台灣關係法 美國

延伸閱讀

全球市場觀測站/投資級公司債 搶鏡

美國升級晶片禁令 陸商務部:嚴重影響中外企業合作

中英內容差很多?專家解讀習近平著作「被翻譯動手腳」:看不到原文的殺氣

擬邀岸田文雄、尹錫悅出席 共同社:美國協調7月辦日美韓領袖會談

相關新聞

陸配亞亞依親居留遭廢 移民署今強硬聲明:限期離境否則強制出境

陸配網紅劉振亞在抖音經營頻道「亞亞在台灣」,逾46萬人追蹤,日前遭檢舉影片鼓吹大陸武力統一言論,移民署約談調查,認定她言...

獨/國會去年大亂鬥 多名藍委收到檢方傳票

立法院去年底闖關3大法,朝野爆發肢體衝突,據了解,民進黨立委對多名國民黨立委提告傷害罪,有多名藍營立委收到檢方傳票。國民...

AIT:促進美台合作共享價值 曾贊助黑熊學院

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質疑,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創辦的黑熊學院曾接受美國在台協會資助。美國在台協會今天表示,提供贊助給廣泛社會...

立院將處理覆議案 林右昌盼朱立倫黃國昌懸崖勒馬

立法院11日起將處理總預算、財劃法修法覆議案。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天說,明知機會渺茫,但民進黨還是期盼藍白兩黨能同意覆議...

民進黨內訌 柯建銘槓王世堅、王定宇

民進黨上演茶壺風暴,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槓上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王定宇,「雙王」昨質疑,柯建銘認知出了問題,該去做精神鑑定。...

台積電加碼對美投資 政院:持續強化合作 創造互惠共贏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行政院指出,正面看待台積電海外佈局,也期待台灣與友盟間的互利共贏;對於台積電新一階段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