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8次總統就職日漲跌各半 520後布局看這些族群

短短5米也遇行人地獄 港籍母女在台過馬路被撞飛...媽媽倒地疼痛呻吟

伊朗總統、外長墜機身亡 美退役空軍上校分析疑「2原因」釀禍

看守內閣頻頻出包 學者籲細盤點、穩交接

針對蔡政府內閣在看守期頻頻出包,學者曲兆祥受訪時表示除了補救食安、社安掉漆之處外,也應盤點過去4年施政,以備交接;圖為行政院長陳建仁(左)、衛福部長薛瑞元(右)。聯合報系資料照
針對蔡政府內閣在看守期頻頻出包,學者曲兆祥受訪時表示除了補救食安、社安掉漆之處外,也應盤點過去4年施政,以備交接;圖為行政院長陳建仁(左)、衛福部長薛瑞元(右)。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看守期不應該有重大作為,但各部會應積極盤點政策、做好交接!」針對蔡政府內閣在看守期頻頻出包,學者曲兆祥受訪時表示除了補救食安、社安掉漆之處外,也應盤點過去4年施政,以備交接;至於新國會,正推動國會改革方案,與針對行政部門揭弊與糾錯,非常準確。學者劉兆隆則說,我國看守期太長,可考慮先任命下屆閣揆,以利交接。

看守期間如何作為?

近日蔡政府的看守內閣在蘇丹紅、金門漁船翻覆案、虐童案等事件處理上,受到不少批評,在野黨呼籲出包官員下台,也希望總統蔡英文能登太平島宣示主權。至於看守時期內閣應做、能做的有哪些?

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受訪時則說,看守期間,因為內閣要轉換,不適合再有政策變動,否則若看守內閣推出新政策,若有疏失會是誰的責任?如此恐違反責任政治的要求,因此看守內閣不能變動人事案、預算與重大法案。

國會專注揭弊、糾錯

曲兆祥認為,舊政府最重要的就是維持施政平順,確保交接順利,把原有的政策趕快執行。他舉例說,高雄輕軌曾在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時期被否決掉,而交通部很多這種地區型的軌道建設計劃,都需要做好盤點、進度等資料的整理,並交接給下任政府,讓後任者決定是否要繼續。

被問到國會可能會期待政府施政,曲兆祥說,由於不會有重大新政策,因此國會目前主要在做2件事情:1.國會自己可以改變的,因此國民黨積極推動人事權、總統國情報告等5項國會改革法案;2.揭弊與糾錯,而這是消極面,因此近日的國會針對蘇丹紅、虐童案等事件與行政部門有激烈交鋒。

需減少看守期間

「看守期長達4個月,等同立委8分之1任期作廢!」曲兆祥還說,加上立委最後一個會期要拚選舉,因此共只剩下6個會期可以真正做事,因此他建議恢復過去總統在3月舉行選舉的慣例,以減少看守期;立委選舉則因為避免倒閣影響時程,所以維持原樣就好,而且相關修改只需要修法,無須修憲。

彰師大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劉兆隆受訪時亦指出,看守政府是政府換屆前的內閣政府,通常有3不做:不做重大人事變更、不通過重大法案與不通過重大預算,因為新的民意基礎已經形成,若要撤換不適任閣員,恐有違看守精神。

作為將卸任的總統,劉兆隆指出,蔡英文保守的態度是好的,較符合憲法精神。因為2月已經產生新的民意,如果再推重大政策,恐與新民意期待不同,若有重大政策或變革,應該交給未來的總統決定。他也說,台灣的看守時期太長, 若能縮短才能減少交接的不確定性發生。

新內閣先就位?

劉兆隆認為,以前馬英九2016年卸任,要交接給蔡英文時,曾經提議先任命蔡英文的閣揆與官員,讓蔡英文在上任後可以比較順利接軌,當時蔡英文拒絕,但若要縮短看守內閣時期,馬的做法可以再被拿出來討論,先任命新的行政院長與部分閣員,使換屆時政策可以更一致。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內閣 蔡英文 蘇丹紅 陳建仁

相關新聞

立法院一波波衝突藍委防守 綠委礦泉水 資料丟向主席台

立法院院會今天進行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表決,朝野立場不同,藍、綠、白立委數度發生肢體衝突,晚間立院議場內再度引發一波波衝突,...

陳內閣通過總辭 盧秀燕感念支持:多到台中走走

賴政府520上任,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上午主持任內最後一次行政院會,除了聽取蔡政府執政八年施政成果報告案,也通過內閣總辭案...

軍方護蔣畫出紅線 國防部將保留252處兩蔣塑、遺像

蔡政府卸任前力推轉型正義最後一哩路,行政院長陳建仁上月一日指示國防部推動軍中轉型正義教育,並於一個月內完成籌設軍中轉型正...

藍白邀賴清德赴立院國情報告 院會周五討論

準總統賴清德將於五二○就任,國民黨及民眾黨立委昨聯手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以人數優勢表決,將邀請賴清德就任後至立法院國情報告...

藍白聯手!電業法修正案逕付二讀 調電價須立院同意

電價調漲引發民怨,藍白日前合作在立法院通過電價凍漲提案,但經濟部稱電價調漲是依法執行業務。

綠批藍委赴陸 傅崐萁:賴清德也想賣台嗎?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日前率團赴陸參訪,大陸宣布開放馬祖觀光旅遊,遭民進黨痛批是「賣台之旅」。傅崐萁與同行立委昨天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