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荷蘭鹿特丹32歲學生持槍闖民宅和醫院 開槍縱火釀3死

首艘國造潛艦亮相 黃曙光:測試沒時間表

太環保?iPhone 15新材質手機殼「不堪一擊」 用2天就磨損:真的能用1年嗎

假民調該立法管制? 學者憂舉證難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2024年總統選舉將近,有學者投書媒體,呼籲政府立法管制假民調,有學者表示贊同,但也有學者擔心假民調舉證不易,建議民眾挑選有公信力、長期作民調者進行追蹤;也有學者指出,台灣民調作太多,民眾已經疲軟,不易反映真實狀況。

假民調帶風向傷害民主

台藝大教授賴祥蔚近日投書表示,2024年總統選舉將至,出現了很多民調,不過有些民調僅公布數據,並未公布出資人、主持人、民調題目,以及抽樣辦法等,容易有帶風向疑慮,他呼籲政府應立法要求民調公司發布相關資料,主管機關應認真看待假民調傷害民主的課題。

中山大學政研所教授廖達琪受訪時也深表認同,她強調,選舉研究已經有很多學者對假民調不滿,許多條件、抽樣過程等民調應該做的步驟都沒有公布,讓民調淪為宣傳工具,沒有民調中心就可以隨意發布民調,這樣的蓄意操作比起假新聞更嚴重。

她認為,政府應該要求機構公布民調資訊,包括在網站上詳列相關資訊,民調公司為真實存在的證據,過去該機構有做過哪些民調等,要列出更多可查核的資料以顯示公信力。

假民調難認定

不過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受訪時坦言,假民調問題不是現在才存在,從2000年總統選舉就有某陣營在選前放假民調,但要認定假民調其實不容易,畢竟台灣有選前10天民調封關的法規,但若發生如2004年的319槍擊案件,要如何認定假民調?畢竟在封關前各界都認為連宋配贏扁呂配的機會較高。

曲兆祥直言,現在《選罷法》就有規定民調需要公布相關資料,但如果比較細的部分可能涉及商業與政治利益。他認為加強管制的效果還是有限,只能呼籲選民將民調作為參考,不能當作唯一標準。

「若要立法規範假民調,公聽會一定會有一堆人認為侵害言論自由!」曲兆祥說,民調公司經常犯錯與假民調是兩回事,民調的不確定性本來就很高,但現在許多政黨或機構卻將民調作為唯一參考依據,這樣的作法不妥當,但若要直接扣上「假民調」的帽子,又可能有侵害言論自由的疑慮。

民眾已對民調疲軟

彰師大副教授劉兆隆受訪時也同意說,假民調的查證有其難度,而且現在民調公司太多,不只公關公司,很多政黨、派系,甚至是地方重量級政治人物都有民調公司,因此要實際透過法規制定舉證、裁罰標準不容易,很多民調即使公布資訊,認定其為假民調也有難度。

劉兆隆分析,台灣因為範圍小、選舉多,從政黨初選、各候選人自行做民調,民眾接到民調電話的機率容易比其他國家還高,這會讓民眾對民調電話反應更冷淡,導致民調成功率降低。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民調 言論自由

延伸閱讀

勿再南電北送 環團:屋頂光電應入法

政黨財務申報月來臨 若未於5月底前申報最重可罰500萬

影/個資法不該只做半套 民眾黨籲立法完善

政黨財務申報月來了 內政部:5月底前完成申報

相關新聞

離職下屬反咬!高虹安爭議連環爆 管理上犯了哪些錯?

新竹市長高虹安近期爭議連環爆,先是捲入搭名車、住豪宅爭議,近日小內閣又現「出走潮」,最糟糕的是這些離開的下屬,毫不避諱地點出高虹安管理市政上,犯了不少低級錯誤,對人才更毫不尊重。

總統府周遭遇大雨就淹…前瞻治水補助 首都掛零

蔡政府前瞻治水預算二五○○億元,首都獲得「零元補助」,但台北市近年時雨量動輒上百毫米,每逢大雨,總統府、北一女等博愛特區...

英國會報告 首稱「台灣是獨立國家,國名是中華民國」

英國國會首度在官方文件上稱「台灣是獨立國家,國名是中華民國」,在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訪問中國大陸時打破政治禁忌。

賴清德想請習近平吃蝦仁飯 意外引發台南、嘉義戰火

副總統賴清德24日在「年代向錢看」節目中說,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台灣,他會像招待好朋友一樣,提供「蝦仁飯+全糖珍奶」套...

彭博專訪 追問台獨 賴清德:沒有所謂的獨立路徑

彭博電視十四日播出副總統賴清德的專訪,雙方就「台獨」問題你來我往,賴清德以「台灣是名為中華民國的主權國家」來回應「正式獨...

前瞻砸6億改善水環境 桃園河川汙染反加劇

桃園前市長鄭文燦任內獲六億多元前瞻經費執行水環境改善計畫,轄內嚴重汙染河川長度雖縮短,但廿六個監測站有十五站汙染指數升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