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本東南部外海傳規模6.6地震!深度僅10公里 氣象廳發海嘯警報

潛艦案風波 徐巧芯再爆音檔:郭璽先給3億試用

中颱小犬襲蘭嶼災情重!房子垮了、車子翻了 加油站油槍吹走了

炒年糕店年賺1億元、沒有將淨利返還股東 投資者拿不到報酬

年糕示意圖/ingimage
年糕示意圖/ingimage

殖利率與配息率:尋找低點的方法

這次要了解的指標是想尋找低點,或海外投資時可以靈活使用的殖利率和配息率。我個人在投資指標中參考最多的就是殖利率和配息率,正如大家所熟知的,股息發放是將銷售額中除去費用後,將剩下的部分金額返還給投資者,但股息發放的方式非常多元,且各有利弊,若能找到適合自己投資策略的配息方式,在投資上也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 想靠股利增加被動收入一定要知道「殖利率」

這裡當成是和朋友一起創業一家炒年糕店,假設兩個人各出資1億元成立股份有限公司,A和B的股份各為50%,販賣炒年糕後,一年內產生了3億元的銷售額,且有1億元的原材料費用和1億元的管理費、稅金、以及其他費用。

3億元(銷售額)-1億元(原材料費)-

1億元(管理費、稅金、其他費用)=1億元(淨利)

A和B透過炒年糕事業1年間賺取的淨利為1億元,兩人各擁有50%法人持股,因此各擁有5,000萬元的權利,但是為了設立二號店,沒有將淨利返還股東,而是作為再投資來使用,投資者自然得不到報酬。

(本文出自《長獲利投資》)
(本文出自《長獲利投資》)
假如淨利1億元中的50%用於再投資,50%作為股息發放,A和B將按照淨利潤1億元的50%,根據投資比例,每人可領取2,500萬元的股息。這裡還有第三條路,不開二號店,也不給股息,那麼1億元的淨利將原封不動地累積在公司帳戶上。

這裡值得關注的是發放股息並非義務,股份公司即使賺了錢,也可以不返還股東,而是累積在企業自己內部,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就得不到報酬。

實際上,上市公司多半都會配息,但也的確有企業是完全不配股息的,如一般新創企業普遍不配息,處於銷售增長階段的企業,也可能為了擴大業務而發放的股息較少。

但是在充分實現外部增長的企業中,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投資者就可能收回資金,畢竟投資的目標就是為了獲利,將自己的資金暫時借給公司,但如果企業用投資者的錢獲得了收益,投資者卻無法回收。

況且現在就算是小散戶人也能投資全球市場,若對本土企業不滿意,隨時都可以把眼光轉移到其他國家,如果只固定賺股息為目標,也可以比較各國企業發放股息的習慣,就能知道韓國和美國市場有多麼不同。

(本文出自《長獲利投資》作者:Taber金泰亨 譯者:張鑫莉)

相關新聞

股票抽籤來了!預期報酬近20%…價差8萬多 專家:中籤要換iPhone 15了

來抽籤止個手癢,聯發科小金雞-達發,預計在10月19日上市。

高鐵買在30元很安全 他樂觀曝:至少漲6元!網酸爆反推中華電

高鐵中秋連假最後一天因運量創通車以來新高,車站無法消化大量旅客,導致旅客為了搭車排隊等待了兩小時,引發爭議。PTT網友討論高鐵股價,分析指出「買在股價30元是很安全的,有6元上漲價差潛力」,但其他人卻不看好,直言高鐵屬於「類讓利公司」,除非高鐵票調漲,否則不值得投資,許多人建議不如投資中華電信。

股市好綠…身心靈更焦慮怎辦? 他分享三招讓大腦冷卻:感受「身處當下」的覺知

你有理財焦慮嗎?看著股市漲跌,心情深受影響。每天要看盤好幾次,看著虧損讓自己總是睡不好...

新台幣重貶破7年新低 網羨慕1類人「睏霸數錢」酸央行永不升息

3日新台幣對美元匯率開32.26元,盤中一路走貶,午盤暫收上午最低點32.35元,重貶1.13角,刷新逾7年新低,交易金額6.12億美元。PTT網友熱議,去年投資美元的如今賺飽飽,「睏霸數錢」。

長榮航空(2618)外資狂倒貨誰在撿?買100張苦主現身曝心酸

油價高,不過載客率更高,長榮航空(2618)樂觀看全年營運。PTT網友討論,「長榮航空小兒每天倒貨,誰在撿?」其他人則崩潰表示,「慘戶(散戶)如你我」,還有人說「我啊,不停攤平,都快到一百張了還沒漲」。

「棄股買債」正是時候?網噓爆曝風險:1前提下先存美元才對

一如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在最新會議中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5.25%至5.5%的目標區間不變,為今年6月以來再次按兵不動。PTT網友討論,債券殖利率不斷上升,加上美國經濟問題,債券可能會再大漲,「現在棄股買債正是時候」,但其他人卻認為,美股還沒崩跌,應該存美元,而非買美債,現在才換美元買美債的話,小心匯率加殖利率下滑雙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