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7旬老人還在用iPhone 8」要換哪一支手機?果粉曝長輩機要考慮1關鍵

五月4生肖轉旺!屬牛邂逅浪漫、他們發橫財速度快

李多慧感情狀態成謎?本人親口公開「神秘高壯男」身份

炒年糕店年賺1億元、沒有將淨利返還股東 投資者拿不到報酬

年糕示意圖/ingimage
年糕示意圖/ingimage

殖利率與配息率:尋找低點的方法

這次要了解的指標是想尋找低點,或海外投資時可以靈活使用的殖利率和配息率。我個人在投資指標中參考最多的就是殖利率和配息率,正如大家所熟知的,股息發放是將銷售額中除去費用後,將剩下的部分金額返還給投資者,但股息發放的方式非常多元,且各有利弊,若能找到適合自己投資策略的配息方式,在投資上也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 想靠股利增加被動收入一定要知道「殖利率」

這裡當成是和朋友一起創業一家炒年糕店,假設兩個人各出資1億元成立股份有限公司,A和B的股份各為50%,販賣炒年糕後,一年內產生了3億元的銷售額,且有1億元的原材料費用和1億元的管理費、稅金、以及其他費用。

3億元(銷售額)-1億元(原材料費)-

1億元(管理費、稅金、其他費用)=1億元(淨利)

A和B透過炒年糕事業1年間賺取的淨利為1億元,兩人各擁有50%法人持股,因此各擁有5,000萬元的權利,但是為了設立二號店,沒有將淨利返還股東,而是作為再投資來使用,投資者自然得不到報酬。

(本文出自《長獲利投資》)
(本文出自《長獲利投資》)
假如淨利1億元中的50%用於再投資,50%作為股息發放,A和B將按照淨利潤1億元的50%,根據投資比例,每人可領取2,500萬元的股息。這裡還有第三條路,不開二號店,也不給股息,那麼1億元的淨利將原封不動地累積在公司帳戶上。

這裡值得關注的是發放股息並非義務,股份公司即使賺了錢,也可以不返還股東,而是累積在企業自己內部,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就得不到報酬。

實際上,上市公司多半都會配息,但也的確有企業是完全不配股息的,如一般新創企業普遍不配息,處於銷售增長階段的企業,也可能為了擴大業務而發放的股息較少。

但是在充分實現外部增長的企業中,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投資者就可能收回資金,畢竟投資的目標就是為了獲利,將自己的資金暫時借給公司,但如果企業用投資者的錢獲得了收益,投資者卻無法回收。

況且現在就算是小散戶人也能投資全球市場,若對本土企業不滿意,隨時都可以把眼光轉移到其他國家,如果只固定賺股息為目標,也可以比較各國企業發放股息的習慣,就能知道韓國和美國市場有多麼不同。

(本文出自《長獲利投資》作者:Taber金泰亨 譯者:張鑫莉)

相關新聞

永信建(5508)上看300?4月營收年增2.4倍 網讚「妖獸股」曝暴漲原因

永信建(5508)今年第一季表現亮眼,第一季累計營收達40.83億元,為去年同期2.4倍。PTT網友嗨喊「賺爛了,一路上300了」,大讚這檔股票「妖獸股」,有人分析,永信建是賣成屋、不是賣預售屋,因此看營收很準確。

谷月涵看壞、謝金河看好⋯台股怎辦?網笑:死魚盤確定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Peter Kurz)日前示警,台股、美股風險高,未來一到兩年下跌機會大。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則表示,台股適度拉回是重新評估進場的好時機。PTT網友嘲諷,兩人都是反指標,卻剛好一個看好、一個看壞,直呼「至尊對決」,有人直言「兩個都是冥燈,那就在目前位置盤整,死魚盤確定」。

股市到底哪個時間點買「比較好」? 存股哥:持續買進10年比抓低點難上千百倍

「該All in還是該分批」?絕對是我的私訊中排名第一的問題,其中「分批」又有五花八門的選項,像是月初買、月中買還是月底買比較好,連早上或是中午買都有人問。

領大把股息能退稅…沒投資的人卻要繳稅! 存股哥:還發現一個bug有白嫖的感覺

為什麼領大把股息的人可以退稅,沒有參與市場的一般人卻要繳一堆稅?

兩萬點進場沒肉吃?網搖頭「很多剛起漲」 點名2類股還會漲

台股29日開高走高,早盤以20235.93點開出,終場收在最高20495.52點,上漲375.01點,漲幅1.86%。有網友擔心「兩萬點進場已經沒有什麼肉了」,但也有人直言,「兩萬點以上獲利的大有人在,順勢操作,很多類股都還剛起漲,營建/dram類股獲利表現亮麗都還有上漲空間」。

谷月涵示警台股風險高⋯網友反而安心了:全力做多!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Peter Kurz)說,從貨幣供給和市值比例來看,無論台灣、美國或全世界股市都到了極限,風險比較高,雖然不代表一定會跌,但未來1到2年下跌機會比較大。由於谷月涵被PTT網友認為是「反指標」,因此聽完他的分析,網友反而安心了,直言「本來覺得五月台股搖搖欲墬,經他這麼一說,好像沒那麼危險了,全力做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