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驚爆20年前國小男導師性騷女童 教局調查已1案成立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右)在議會說明校園性平案調查結果。記者/吳淑玲翻攝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右)在議會說明校園性平案調查結果。記者/吳淑玲翻攝

台灣基進議員李宗霖今天在議會質詢南市某校師對生性平事件,教育局晚間表示,該事件發生於20年前,教育局於去年底接獲民眾來電反應後,立即通知學校完成校安及社政通報,並由學校性平會聘請2名律師及調查專業人員組成調查小組,啟動調查。

目前該案件已完成兩案調查,其中一案有成立,另一案未成立,未成立之一方已依法提出申復,目前學校會依申復意見進行查處並送交性平會審議,教育局也會督促學校儘速於法定時限內完成調查及後續處理。

教育局也透過輔諮中心入班宣導機制,針對在校生及畢業生進行問卷清查,確認有無其他疑似被害人。

教育局強調,性平事件零容忍是市府的既定政策,即使是20年前的性平事件處理也一樣重視,決不會輕忽。

根據李宗霖陳述,陳情人當年的學校導師數度將她單獨帶入小房間,要求她像騎馬一樣坐在他身上,並為了檢查是否發育遲緩而要她躺著將手、腳舉起讓導師觀察。陳情人20年來經歷過多次性騷擾身陷痛苦,決定挺身揭露,致電教育局陳述此事,開啟校園性別事件調查後。

李宗霖說,這樣的案子最後被調查小組判定不予受理,陳情人申復時才發現,校方在受理調查時也對當年該導師的班上其他同學進行普查,普查出有另一類似受害人,他要求此事件應重新全面普查該師所任教過的其他屆學生、包含畢業生,以找出潛在受害人。

教育局說明,南市自109年度起即針對性平事件的預防、處理與輔導,訂定明確的規範與措施,也建立「三不一有」的處理原則,包括不隱匿、不包庇、不拖延、有案即查,屬實即重罰,嚴謹的要求學校要落實性平事件的處理。

在預防方面,持續強化教師專業倫理、宣導學生自我保護、建立多元通報管道,包括每學期進行入班宣導、對學生實施覺察問卷、設置舉報專線06-2959023與關懷信箱help580@tn.edu.tw,每學期也製作求助貼紙讓學生黏貼聯絡簿,以方便學生或家長求助資訊。

在處理作為方面,教育局表示,所有教育人員一旦知悉性平事件後,就必須於24小時內進行通報、學校必須於3日內召開性平小組會議、2個月內要儘可能完成調查,教育局並建立性平事件處理專案列管平台,要求學校每2星期定期回報處理進度,若相關人員未依規定流程處理,教育局也會追究責任,希望透過落實性平事件的預防、處理與輔導做為,以確保學生的安全。

性騷擾 教育局

延伸閱讀

台南3天2起槍擊案 議員批:槍枝難道是「全民普發」?

台南爆國小導師涉性騷 議員:不是個案、要求全面調查

台南進用性騷慣犯2天爆3件 黃偉哲納悶:為什麼會這樣?

台南開台語正式教師缺 議員:開啟本土語言復振第一步

相關新聞

性教法禁「師生戀」 引違憲疑慮

行政院院會昨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增訂「校長或教職員工違反與性或性別有關之專業倫理行為」,被解讀為不能發展「師...

政院通過性平三法 權勢性騷最重關3年

行政院昨天通過性平三法修正草案,明確定義權勢性騷擾及其樣態,且分層級加重權勢性騷擾行政及刑、民事責任,包括最高五倍的懲罰性賠償、行政罰最重可罰一百萬元,以及加重其刑二分之一,最重處三年徒刑。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據了解,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擬在下周臨時會處理,力拚七月底三讀修法。

禁師生戀?性平法修正草案 教職員不得與學生發展違倫理關係

行政院院會今天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教育部指出,修法後擴大適用範圍,並將教職員不得與學生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台灣掀#MeToo浪潮 5大APP幫你應對性騷保護自己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中講述職場性騷擾的劇情與台詞引起大眾共鳴,也在台灣掀起#metoo浪潮。除了有愈來愈多人勇敢說出曾受到的傷害,更引起許多父母焦慮討論,該讓孩子如何學保護自己,來防範憾事?其實,國內外團隊已開發不少手機APP,可以協助他們在萬一遇到性騷擾或者性侵時全身而退。以下是5個優質App,上班族可備好;爸媽們也請轉傳給孩子,及時阻止壞事發生。

音樂界「大佬」級教授被爆性騷 要男學生陪睡還拍裸照

Me too風吹進音樂界,許多隱藏已久的性騷案件也被掀開,南部某國立大學音樂相關科系的鄭姓客座教授,遭網友PO文指控是性...

#MeToo燒進司法院 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傳性騷

「#MeToo」烈焰延燒,如今連司法院也著火。原定六月廿八日屆齡辭任的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五月八日突獲總統令核准退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