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俊宏涉性擾仍回聘 陳椒華:民進黨非要用問題人物?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服務處今再指易俊宏去年8月到今年4月間受聘南市議員蔡宗翰。記者鄭惠仁/攝影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服務處今再指易俊宏去年8月到今年4月間受聘南市議員蔡宗翰。記者鄭惠仁/攝影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昨批台南市議員林依婷明知易俊宏涉性騷仍聘用為公費助理,今再指林依婷非首位大方給性騷嫌犯機會的民進黨議員,易在爆出性騷案後不到兩個月,去年8月就已火速先加入市議員李宗翰團隊,今年4月請辭後加入林依婷團隊,陳椒華質疑,難道民進黨沒人才?非要用此問題人物不可?

林依婷昨表示,所以聘請易當助理,是因曾是同事關係,給易機會,易俊宏已在昨天請辭。李宗翰說,去年8月聘易當助理,是考量到全案還在司法審理中,還未判決有罪,易也表示沒不法,因此給易機會,由於易住在市區,考量到交通,因此請辭,到林依婷團隊當助理。

市府表示,易任職南市府期間為2019年8月至111年5月,迄今南市府僅接獲1案申訴案件,市府相關單位已依性騷擾防治等相關規定啟動調查機制,並成立申訴處理調查小組調查,因事件涉及個人隱私調查結果皆以書面通知雙方。

陳椒華透過線上表示,市長黃偉哲去年曾說將徹查到底,但多位受害者表示,經過一年了仍未收到任何調查報告,呼籲民進黨及南市府拿出誠意面對性騷擾問題,給受害者個正式的交代,別只會做表面功夫!更應說明為何性騷案調查一年還沒結果?是吃案還是不了了之?

陳椒華痛批,李宗翰、林依婷在性騷案後極短時間內接連聘用易俊宏,直到被發現、遭到各方批評後,易俊宏才再度提出辭呈,這就是民進黨處理性騷擾的態度嗎?陳椒華更質疑,林依婷聘用嫌疑人遭民眾質疑時,到昨天為止還找了各種理由自我合理化,到底有沒有意識到相關做法可能對受害者們又造成傷害?到底有沒有察覺到自己淪為「漠視一切」的主管?

陳椒華台南服務處副主任莊旻晏指出,南市府不是只擔負行政調查的責任就好,此案的洩密情事若屬實,相關人員的責任也要追究。去年台少盟向臺南市政府與教育部青年署檢舉易俊宏性騷的隔天,許多認識易俊宏的兒少就馬上接到易的質問電話,易還找上申訴人、在群組中對申訴人施壓,莊旻晏擔憂,若申訴人隱私無法獲得保護,恐怕會讓受害者更難以求助,務必徹查洩密情事,杜絕疑慮。

此外,因多名受害者橫跨多個縣市,當時南市府組專案小組進行跨縣市、跨機關行政調查,稱「力求毋枉勿縱」,結果至今一年過去了,多位受害者都表示根本沒收到調查後續,等了一年沒等到調查報告,反而等到嫌疑人重返政治圈然後被抓包再離職的鬧劇,黃偉哲當初說「決不寬貸」,同黨議員火速任用的做法,根本是狠狠打臉。

性騷擾

延伸閱讀

遭批評進用性騷慣犯 南市議員林依婷:助理今早已辭職

南市前發言人遭控性騷轉任助理 立委批打臉性騷零容忍

犯罪事件頻傳基層警力不足 時力籲修法擴大治安能量

時力憂詐欺案激增 籲速修總員額法擴大治安能量

相關新聞

性教法禁「師生戀」 引違憲疑慮

行政院院會昨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增訂「校長或教職員工違反與性或性別有關之專業倫理行為」,被解讀為不能發展「師...

政院通過性平三法 權勢性騷最重關3年

行政院昨天通過性平三法修正草案,明確定義權勢性騷擾及其樣態,且分層級加重權勢性騷擾行政及刑、民事責任,包括最高五倍的懲罰性賠償、行政罰最重可罰一百萬元,以及加重其刑二分之一,最重處三年徒刑。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據了解,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擬在下周臨時會處理,力拚七月底三讀修法。

禁師生戀?性平法修正草案 教職員不得與學生發展違倫理關係

行政院院會今天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教育部指出,修法後擴大適用範圍,並將教職員不得與學生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台灣掀#MeToo浪潮 5大APP幫你應對性騷保護自己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中講述職場性騷擾的劇情與台詞引起大眾共鳴,也在台灣掀起#metoo浪潮。除了有愈來愈多人勇敢說出曾受到的傷害,更引起許多父母焦慮討論,該讓孩子如何學保護自己,來防範憾事?其實,國內外團隊已開發不少手機APP,可以協助他們在萬一遇到性騷擾或者性侵時全身而退。以下是5個優質App,上班族可備好;爸媽們也請轉傳給孩子,及時阻止壞事發生。

音樂界「大佬」級教授被爆性騷 要男學生陪睡還拍裸照

Me too風吹進音樂界,許多隱藏已久的性騷案件也被掀開,南部某國立大學音樂相關科系的鄭姓客座教授,遭網友PO文指控是性...

#MeToo燒進司法院 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傳性騷

「#MeToo」烈焰延燒,如今連司法院也著火。原定六月廿八日屆齡辭任的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五月八日突獲總統令核准退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