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逢甲大樹倒塌壓死碩士生 檢方上午赴醫院相驗遺體

以色列「崛起之獅」行動斬首伊朗軍方高層!多人被炸死在床上

前鎮漁港首度更新 奠基漁業百年榮景 全面活化整建 帶動臺灣漁業華麗轉型

高雄市前鎮漁港內除了遠洋捕撈業外,舉凡冷凍、補給、修船、加油,周邊一應聚全,涵蓋完整上、中、下游產業鏈。
高雄市前鎮漁港內除了遠洋捕撈業外,舉凡冷凍、補給、修船、加油,周邊一應聚全,涵蓋完整上、中、下游產業鏈。

【撰文/吳秉容 攝影/吳尚鴻】

2023年7月,杜蘇芮颱風籠罩南臺灣。「7月份颱風來,很多居民都跟我說:『欸總ㄟ!不一樣了耶!這次都沒聞到臭味了。』」高雄區漁會總幹事黃昭欽說,前鎮漁港首次大規模整建,逐步完成五大工程,其中「下水道建設」已具顯著成效,過去港區刺鼻的油汙廢氣、魚腥味消失,清新好空氣取而代之,巨大的改變,讓在地人都感受到前鎮漁港的變化。遠洋漁業母港──前鎮漁港的整建不僅硬體設備升級、港區環境改善,更推動產業轉型,成為全方位世界級漁港,開創遠洋漁業下一個五十年。

我國2022年整體漁業年產量約87萬公噸,其中遠洋漁業占比逾五成,貢獻約355億元產值。」黃昭欽指出,臺灣遠洋漁業不斷進步,作為基地港的前鎮漁港卻停滯不前,因此與理事長謝龍隱極力向中央政府爭取整建經費。前鎮漁港的整建,高雄區漁會可說是幕後關鍵重要推手之一。

臺灣遠洋漁業三大基地港,分別是高雄市前鎮漁港、屏東縣東港漁港、宜蘭縣南方澳漁港。國內九成以上的相關產業匯聚在前鎮漁港,包括大型鮪延繩釣、大型鰹鮪圍網、魷釣兼營秋刀魚棒受網,為目前停泊船數噸級最大、漁獲量最多的漁港,為高雄市唯一第一類漁港。作為臺灣遠洋漁業母港,前鎮漁港周邊串聯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如超低溫冷凍廠、漁產品加工廠、漁網具工廠、漁用機械修理廠等,形成綿密漁業產業網絡。

整修中的前鎮漁港之空拍圖。
整修中的前鎮漁港之空拍圖。

前鎮漁港整體建設願景圖。「前鎮漁港建設專案中長程計畫」預計自2021年至2024年,共計四年,透過系統性推展五大工程,提升前鎮漁港水產衛生安全,結合產、銷、觀光,活絡整個漁港。
前鎮漁港整體建設願景圖。「前鎮漁港建設專案中長程計畫」預計自2021年至2024年,共計四年,透過系統性推展五大工程,提升前鎮漁港水產衛生安全,結合產、銷、觀光,活絡整個漁港。

81億預算完善漁港建設 碼頭整建、運銷中心經費逾六成

前鎮漁港自1968年落成啟用至今(2024)年,已逾半世紀未曾大規模整建,港區硬體設備老舊退化、碼頭水深難負荷千噸級漁船、周遭環境亦不符現代衛生安全標準。「買家來到漁港,除了觀察漁獲,也會檢視各方面條件是否符合需求,結果發現前鎮漁港又髒又亂又老舊,好像不符合期待。臺灣遠洋漁業不是世界第一嗎?怎麼漁港是這個樣子?」對此,黃昭欽一句話作結,「前鎮漁港五十年不變,是時候要改變了。」

為了將前鎮漁港打造成世界級漁港,中央、地方通力合作推動「前鎮漁港建設專案中長程計畫」,該計畫已由行政院核定81億元預算,主要工程包含漁業作業碼頭改善、下水道建設、多功能水產品運銷中心、多功能船員服務中心、景觀及休憩環境營造,共五大面向。

高雄區漁會總幹事黃昭欽認為前鎮漁港的進步,是漁民、漁業界的福祉,也是全民的福祉,代表社會願意關注與支持臺灣相對弱勢的一隅。
高雄區漁會總幹事黃昭欽認為前鎮漁港的進步,是漁民、漁業界的福祉,也是全民的福祉,代表社會願意關注與支持臺灣相對弱勢的一隅。

深水碼頭整建 千噸級漁船停靠卸魚毋免等

「漁業作業碼頭改善工程」預計整建前鎮漁港1,600公尺長碼頭,並浚深泊地為深水碼頭,供最大3千噸級漁船停靠。黃昭欽表示,前鎮漁港自1968年啟用後,當時僅提供平均船位噸數200噸的船隻停靠,面對如今動輒千噸以上的遠洋漁船早已不敷使用。他舉例,臺灣遠洋漁船發展至今,最小的延繩釣船約500~700噸,魷釣船約1,100噸、圍網船約1,200噸以上,「目前漁港碼頭大型漁船利用率大概只能勉強達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前鎮漁港港區內碼頭分為北碼頭、中碼頭、南碼頭、西碼頭。整建前,全部15個靠岸船席中,僅西碼頭共4個船席水深有達7米,可供500噸以上大型漁船停靠卸魚;整建後,所有碼頭水深皆達7~10米,千噸級遠洋漁船可至任一碼頭卸魚,大大縮短作業時間。黃昭欽強調:「前鎮漁港腹地廣大,最高可容納143艘船隻,但是容納船隻不是問題,能夠停在碼頭邊卸魚,那才是重點。」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影/質疑警方「暴力執法」 高雄男卻因一句話被捕

點亮枋寮、鹽埔漁港 花藝結合文資景點一起浪漫迎春

彰化塭仔漁港4漁船起火 損失約7000萬

台版威尼斯!高雄待爆新景點「彩色街屋」充滿異國風 順拍超巨乖乖扭蛋機、可愛巨型MOI

相關新聞

發揚在地農業 青年牧場打造金門牛產業鏈 結合有機飼養、循環經濟 育種提昇肉牛品質

根據2024年畜禽統計調查結果,金門當年底的肉牛在養量3,919頭、占全國13%,相較於金門土地面積相當密集。肉牛產業可謂金門農業特色,牛肉乾等食品更是不少老饕心頭好,青年牧場場主陳玉嘉2009年回到金門投入養牛,打造從育種、畜牧、屠宰一條龍的產業鏈,成為當地重要的畜牧業者。他除了協助畜產試驗所保種,也融入循環經濟概念種植牧草,並投入有機飼養、友善環境,也為當地養牛業帶來新樣貌。

讓國產牛價值最大化 楊鎵燡建構精緻產銷 獲生產履歷、CAS 驗證 跨足餐廳、機能產品

從料理三千煩惱絲的美髮師返鄉從農,到十大神農得主、打造完整的國產牛肉產銷鏈與「御牧牛」等自有品牌,楊鎵燡投入畜牧業已經21個年頭。從育種、畜牧到產品銷售,他控制肉質穩定之外,依照部位與品種設計最適合的產品定位,並取得CAS等認證,讓國產牛肉價值最大化,不只是街邊小吃的稱職主角,應用於高級西餐、火鍋也同樣耀眼,甚至能走出機能性食品的獨特道路。

芸彰牧場鐵板燒開店 主打臺灣牛做排餐 牛肉湯、牛排用肉互補 分切運用打破刻板印象

牛肉湯、涮牛肉鍋是國產臺灣牛肉主力市場,芸彰牧場總經理張志名投身肉牛、餐飲業多年,認為臺灣牛肉的發揮空間不僅於此,新設私廚.鐵板燒旗艦店力推臺灣牛排餐,希望藉此打破消費者對臺灣牛肉品質的負面成見與迷思,「這樣直接來說服你會比較快一點!」

繁殖增重、添油花 源興居生技育本土和牛 牧場中聽古典樂 直擊牛隻夏季毛色轉黑

「源興牛」落腳花蓮9年,從「神經質」的野牛馴養到願意親近人,族群數量也繁殖擴大近150隻。源興牛肉質甜香,源興居生技公司持續投入育種研發,培育臺灣和牛,既要提升牛隻重量以利商業生產,也要改良肉質添「油花」,與美、澳進口牛肉競爭。源興牛擴產邀畜牧場代養,更可因地制宜餵飼不同農副產物,發產地區特色牛肉產品。

金融學家養牛 劉泰英圓李登輝和牛夢 生命科學難度高 拚千頭達損益兩平掛牌上市

虛歲已屆90歲的前中華開發金控董事長、台灣綜合研究院創辦人劉泰英,過去叱吒政商界,近年卻常以源興居生技公司董事長、飼養「源興牛」的形象,出現媒體版面,頗顯露出老驥伏櫪之姿。

「臺灣人吃臺灣牛」 肉牛產業需制度化育種 阿輝伯保種源興牛 盼建在地特色和牛風味

國內牛肉自給率不到5%,肉牛產業規模小,至今缺乏優良肉牛品種。2010年前後,珍貴本土種原臺灣黃牛、臺灣水牛相繼完成命名登記,加以保種。前總統李登輝致力推動臺灣肉牛產業,找到放養於陽明山、自日治時期遺留至今的黑毛和種牛群,命名為「源興牛」,也在2024年獲准登記為新品種,成為國內培育肉牛牛種重要種原,是李登輝留給臺灣農業最後的禮物。但這些遺傳資源、牛隻種原能否發揚光大,仍待有志育種家接力奮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