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萬定期定額存股「這兩檔ETF」3年 她:遇上股災還是賺

理財達人摳摳(懶錢包Lazywallet)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自己「台灣50」定期定額存股計畫滿3年,累積投入超過132萬元,在今年波股災衝擊之下,投資的績效會是如何呢?
以下為影音內容:
一個簡單好執行的投資法,能解決小資族和股市新手「錢不多」、「不了解股市」這兩大困擾,那就是利用「全市場型ETF」加「定期定額」來進行投資,不用看盤、不用懂財報、不花時間選股,只要持之以恆的投入,就能賺到市場合理的報酬。
最適合懶人一族,也就是被動投資法(passive investing)堅持買進持有(buy&hold)。
不過,理論歸理論,投資實際上真的會那麼簡單且順利嗎?不想紙上談兵,就親自做定期定額的存股實驗,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且經歷了股災的洗禮績效會是如何呢?
定期定額3年績效
富邦台50(006208)、富邦公司治理(00692)
2019年9月6號扣了第一期定期定額,選擇標的有006208和00692,都是追蹤「臺灣50指數」。
(上圖)加總投入了132萬1036元,帳面價值144萬3943元,未實現損益是12萬2907元,損益率是9.30%。
經歷了高潮起伏,甚至一度落入熊市的一年,最後還是維持住小小賺錢的局面。
定期定額心法
今年股市表現不佳,7月初大盤一度跌破14000點,有朋友問,會不會恐慌睡不好?答案是:不會!一直都睡得很好,這一路以來就是貫徹懶人投資法。
堅持兩條金律「長期投資」和「下跌不停扣」。
每個月會把用來投資的資金分成2部分,一份定期定額,一份主動選股,在這3年的過程中,不會去猜測股價是高點還低點,也完全不在意中間的漲跌波動,有多餘的錢那個月就多扣一點,薪資成長了就提高扣款額度。
因為相信股市長期趨勢是持續上漲,短期的下跌和波動很正常,選擇全市場型、類大盤型這樣的ETF,該做的是努力拉高投資金額,讓時間和複利帶來豐碩的回報。
結論
全市場型(類大盤型ETF)加定期定額這樣的投資法,不用盯盤也不用選股,基本上0難度,非常適合廣大的上班族,每個月只要提撥閒錢扣款,然後保持耐心和信心。
想用定期定額存股實驗證明這方法適合所有投資人,差別只在於主動和被動比例的多寡。
對大多數人來說,如果績效無法勝過大盤,那就該拉高被動投資的比例,減少主動選股。
以台股和美股最近50年的長期績效來看,年化報酬率約在10%附近,這是投資「整個市場」才能取得的成績,它不可能讓人一夕致富,但能一步一腳印讓資產慢慢長大。
本文內容已獲 懶錢包 Lazy Wallet 授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