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年薪不到150萬元新青安難申請?土銀周末發聲3點回應了

高雄大樹山坡地「剃頭」蓋光電場 暴雨泥流傾瀉距聚落僅剩100公尺

會考成績未匯入系統!考生報名五專優免「錯失心中志願」 教育局:疑學校疏失

【專家之眼】我國潛在的外交危機

Parlacen議長塞魯德率官方代表團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助理兼發言人華春瑩。圖/取自Parlacen Nicaragua Nicaragua臉書
Parlacen議長塞魯德率官方代表團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助理兼發言人華春瑩。圖/取自Parlacen Nicaragua Nicaragua臉書

由我國前友邦尼加拉瓜向中美洲議會(Parlacen)提案,今年8月下旬通過,撤銷我立法院作為該組織永久觀察員的資格,並由中共全國人大取而代之,我外交部也宣布立即退出,結束我國與該議會25年的合作。相對的,在過去3個月,Parlacen議長塞魯德兩度訪問北京,全面改善與大陸的關係,當可視為我國外交的警訊。

繼今年3月,宏都拉斯與我斷交並與大陸建交後,中美洲議會成員國只剩瓜地馬拉一國仍與我國保持外交關係。Parlacen成立於1991年,乃「中美洲統合體」(SICA)的立法機關,成員包括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多明尼加等6個中美洲國家。此次塞魯德應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邀請來訪,可見雙方立法機關已建立重要溝通管道。

SICA下設有中美洲議會、中美洲法院、中美洲經濟整合銀行等機構,在推動地區立法議程與可持續發展和對外交往方面,都有相當的影響力。目前我國仍是SICA的觀察員,以及中美洲經濟整合銀行的會員,並曾大力出資支持。由於SICA設於瓜地馬拉首都,但瓜國又未與大陸建交卻正積極與中國發展關系,自然會產生相當的影響。剛贏得瓜地馬拉總統選舉的阿雷瓦洛曾表示,當選總統後將拓展對中共的關係。

2016年民進黨上台之前,中美洲議會6個成員國還都是我邦交國。從2017年6月到今年3月,巴拿馬、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和宏都拉斯先後琵琶別抱。由於宏都拉斯在當地的影響力甚大,該國總統在6月訪問北京,促進了Parlacen與大陸關係的改善,尤其這些國家對於「一帶一路」倡議樂觀期待,以至於瓜地馬拉也有意跟進。但因,該地區是美國的後院,美方的壓力不容小覷。

此外,8月份賴清德訪問巴拉圭並過境美國,巴國總統潘尼亞也在近日聯合國大會支持我國加入,但此一我南美唯一邦交的國財長近日公開表示,中國在拉美的投資正在取代美歐。但因巴國未與大陸建交,雙方經貿關係存在障礙,故願與任何大陸的投資者對話,導致這南美最大經濟整合組織「南方共同市場」的成員國,與我國的邦交也將受到影響。

由於民進黨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導致當前兩岸形勢兵凶戰危,北京在外交上必不會手軟,而這也不會影響民眾的生活,只會打擊執政黨,且中美洲國家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還可能會做出不利台灣的抉擇。如今台灣已退出中美洲議會,是否能繼續在中美洲統合體中繼續擔任觀察員亦成問題。現在卻傳出,瓜地馬拉大選後,因選舉糾紛而可能政變,這都對我國並非是好消息。而上述這些發展,似乎尚未受到台灣媒體的重視,確實值得警惕。

瓜地馬拉 宏都拉斯 北京 中美洲議會

延伸閱讀

瓜地馬拉大選後恐生政變?外交部:持續關注政情發展

宏都拉斯外長雷伊納:與中國建交是正義的選擇

出席瓜地馬拉獨立202周年酒會 陳建仁:攜手擴大民主合作

中美洲議會排台納中 美推文支持台灣國際參與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直議突破島鏈獲取制海權之迷思

最近中共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航艦編隊與遼寧艦航艦編隊,同時在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間之海域現身,並且展開相關演訓活動。許多軍事名...

【專家之眼】沒有硝煙的中美鴉片戰爭

東方時間6月5日晚上,川普和習近平終於通上電話。中美間在5月中旬於日內瓦經貿關稅談判,簽署協議後,有著日前雙方相互指責未...

【專家之眼】南亞空戰霹靂開鋒 時空易位勝負難料

5月7日印巴兩個南亞軍事強權發生空戰,巴基斯坦顯然獲得壓倒性戰績,此等相互交鋒戰果懸殊,讓原本因4月22日克什米爾恐怖攻...

【專家之眼】 西菲律賓海 vs. 南台灣海?

日前,菲律賓總統辦公室就谷歌地圖(Google Maps)將菲律賓西部的呂宋海(Luzon Sea)、中業島所在的南沙群...

【專家之眼】《經濟學人》對台灣的示警與應對

近日英國《經濟學人》再度發出警告,台灣可能在無戰爭情況下逐步落入中國勢力範圍,因三大關鍵變化正削弱美國對大陸的威懾力。

【專家之眼】美養黑熊輿論不容,相關單位理應自清

最近美國贊助台灣組織及個人的輿論之火越燒越旺,相關單位卻極少出來澄清社會疑慮,這對台美關係與當事團體皆非好事,從危機管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