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網紅七寶媽直播訕笑資源班 侯友宜:對歧視行為無法容忍

媒體大亨插手NCC人事!內定主委劉柏立落馬 綠變卦內幕深

【專家之眼】從任命宋濤 看中共對台政略的返祖布局

新任國台辦主任宋濤。圖/取自中聯部官網
新任國台辦主任宋濤。圖/取自中聯部官網

中共國台辦主任,日前公布由原先被視為退居二線的中聯部前部長宋濤接掌。雖然這可能是不少台人熟悉的中共官方職務之一,但看許多分析,卻似最熟悉的陌生人,應該要好好釐清一下。

首先,從過去國台辦主任背景來看,少在涉台工作上有深厚淵源。尤其近幾任從外事系統出身,或許具有對台外交鬥爭經驗,但通常不主動與我其他單位接觸。因為有這種條塊概念,就算宋之前曾在中聯部負責政黨外交,但國台辦亦有聯絡局與政黨局,即便偶有接觸,也不太可能撈過界。

其次,兩岸之間無小事,對台事務一向是由中共最高領導親自主持的。從江澤民起,制度上更是由總書記指揮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決策。習近平掌權後,看不出有誰在分享他的對台決策權力。最明顯的例子,是馬習會未定時,中共方面,由習拍板決定。

既然如此,宋被派任新職,中共主要考量為何?台人應要注意習在2019年《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的講話,談到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時提出了「習五點」,首次提出民主協商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而宋最重要的工作資歷,就是擔任中聯部部長,跟各國政黨開展交流。

因此,宋的對台工作,應是在推動日常工作之餘,更側重在與台灣不同政黨、界別開展協商。這個做法,讓人聯想起1956年後,中共因武力解放台灣機會渺茫,轉而對台發動和平攻勢,重點也是放在政黨合作。當時中共是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指揮,對統一具有使命感,手段更是靈活到和戰並用。那時中共的戰,不是全面統一台灣之戰,而是要摸美國的底、迫我談判的手段。看看最近以戰逼談的說法,應該是有點既視感。

果不其然,新主任的第一個起手式,就是發表題為《攜手奮鬥 共創偉業》的新年寄語,提到要與台灣各界有識之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接下來還會用什麼招數?值得密切注意。

只是如此一來,想為人民說話的台灣政治力量,見到宋主任,會不會擔心可能會談到一些時機尚未成熟的話題?幾個主要政黨對此尚無反應。陸委會把回應人事案焦點放在呼籲對岸正視與尊重我國家主權與自由民主,務實改善兩岸關係;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則是呼籲強化兩岸交流,雙邊有互信才能正面發展。

可能的尷尬要化解不是那麼困難。除了在野黨沒公權力,可以坦蕩態度對應之外,考慮在會前後讓新聞界了解議題與結果、會面過程中加入其他民間人士、甚至採取直播方式,都是可能作法。

當然更好之計,還是要在平時就做好社會對話、取得人民信任。要讓人民知道,兩岸如果不能對話,就是把台灣未來交給強權決定;而平時申明立場時也要掌握主體性,讓人相信,即便對話,也不全然定調於中共的協商。關於此點,中共應該也要負擔一部分責任。平時過度神秘的結果,容易讓其他力量掌握話語權,這無益於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

延伸閱讀

國台辦新主任宋濤談兩岸:堅持和統、反分裂

唐永紅:兩岸政治基礎相反 難維繫台海和平穩定

立委賴瑞隆、許智傑呼籲蔡總統 發放現金讓人民過好年

宋濤:重申九二共識 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專家之眼】日本失落30年的心病:不願出清風險

在上一篇文章《可惜!日本得了過度肥胖症》一文中,我提到,日本患了過度肥胖症、血管老化、內有寄生蟲,外有傷口滲血,正是因為這樣的身體,所以,日本的經濟,30多年了,一直起不來。 日本的過度肥胖症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