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失去的一代:先政變後疫情下的緬甸教育

緬甸今年2月發生軍事政變後,緬甸全國各地發生各種示威、罷工及武裝衝突。圖為緬甸反政變示威者4月初上街抗議軍政府。法新社
緬甸今年2月發生軍事政變後,緬甸全國各地發生各種示威、罷工及武裝衝突。圖為緬甸反政變示威者4月初上街抗議軍政府。法新社

緬甸今年2月發生軍事政變,起因於2020年11月的國會選舉,緬甸民主領袖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了83%的席次,軍方感受失去政權的嚴重威脅,旋即逮捕翁山蘇姬等政治領袖並恢復軍事統治。但宣稱一年後會再改選,後來又改口將於2023年舉行大選。

之後緬甸全國各地發生各種示威、罷工及武裝衝突,尤其在大城市仰光曾發生數萬人以上的大規模群眾暴動。但反對軍事政權這邊似乎以「公民不服從運動」為主,此即消極的不服從如罷工、不返回辦公室等方式。

尤其6月1日軍事政府下令學校新學期復學,但由於軍隊駐紮於學校,解雇反對軍事政權的教師達1萬2500人,家長不放心孩子回到學校後的安全,以及接受軍事政府的控制式教育等,因此,不願意讓孩子回到學校,加上教師也不願返校授課,使得緬甸的各級教育一如風中燭火,各方預測緬甸將因此失去整個教育的一代,教育上會產生10年的落後。

緬甸人口有五千多萬人,但學生人數約有一千多萬人,比例相當高。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學校已經關閉了一年,而且將會持續下去。根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大約有將近30萬人染疫,而有約1萬人左右死於新冠。國際組織達預測因為軍事統治下衝突不斷,緬甸衛生保健及醫療院所幾近癱瘓,因此未來兩個月緬甸染疫人數可能會達到全國人口二分之一,而死亡人數也會攀高,將會是一場浩劫。

緬甸在軍事政變後,產生「平行政府」,反對軍事政權的力量成立「全國團結政府」,其下屬教育部宣布了一連串的教育政策,尤其是針對高等教育計畫。全國團結政府的教育部設立了「緬甸春季大學」,提供線上學習服務以及青年替代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

同時,為軍事統治過渡時期的學生提供協助,對於農村普及教育,聯邦教育及學分轉移、收納被軍政府威脅逮捕的學者和專業人士,對於低收入家庭的教育也提供教學課程,甚至於為準備出國的青年協助進行雅思等的英語測驗及為他們籌措金錢等等。

但是這些教育補助計畫受到以下干擾:第一,資金欠缺,雖然「全國團結政府」得到很多國際組織的贊助,但是資金仍嚴重不足。第二是資訊的安全,軍政府在今年發動政變後,沒多久就切斷各種網路系統,目前運用較多的教學平台是臉書和YouTube等社交平台,但受到軍方的干擾,流速有時非常緩慢;加上軍方循線追查授課者,視其為反對軍政府者,因此教學者必須匿名或化名,教學品質也無法保證,特別是獲得國際的認證或認可。

軍政府下令從6月1日復學後,約只有十分之一的老師和學生回到學校。各方預測新一波的武裝抗爭及大規模的群眾示威正在醞釀,多數的大學生被認為會是可能參加者。政局動亂加上新冠疫情,對緬甸的教育會是一場雷電交加的暴風雨。

緬甸的政局對教育產生的破壞,對那些不斷挑釁因之可能產生海峽兩岸武統戰爭者來說,正是一面警戒的鏡子。

緬甸 翁山蘇姬

延伸閱讀

東協任緬甸特使 美副國務卿與影子政府代表通話

緬甸COVID-19死者攀升 軍政府加蓋火葬場惹議

緬甸內亂醫療停滯 聯合國籲停火抗疫

槍桿下的運動員:緬甸奧運隊兩難的夢想換正義?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布林肯與美中台

繼去年六月之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二度訪中,與上回雙方商定不同的是,此次是應中方之邀來訪,這可從硬體與軟體的結構來加以分析...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