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張圖看台灣地震頻率驚人 網議論:2024年度代表字可以確定了?

獨/曾是藝人聚餐愛店!老牌麻辣鍋「川巴子」驚傳5月熄燈

【專家之眼】無教練比賽 桌球教父莊智淵的孤戰東奧

今年40歲五度參與奧運的桌球國手莊智淵,最終不敵埃及選手止步於16強。路透
今年40歲五度參與奧運的桌球國手莊智淵,最終不敵埃及選手止步於16強。路透

前晚莊智淵的16強賽事,讓人非常難過。

這位「五朝元老」汗流浹背地孤軍奮戰,幾度拉鋸,最後仍以一局之差飲恨,無緣晉級8強。偶爾聽到零星一兩聲「智淵加油」,反而更形淒涼與落寞。

若從排名來看,莊智淵的實力應該在對手之上,而為什麼會輸?或許與年過40,體力與專注力下滑有關。

但從比賽過程來看,莊沒有教練在現場指導,很難說對輸贏沒有影響。尤其在第三局對方的局點,莊一口氣連追了五分,眼看著就有機會逆轉,卻因為對手的教練火速喊暫停,中斷了氣勢,假使莊有教練陪同,在對手氣勢正盛的時候,也如法炮製,是否有機會挽回頹勢呢?

為什麼莊智淵沒有教練?根據媒體報導,是因為莊智淵要把位置留給母親,其前因後果,外人難以細究,但從最近中華奧會臉書公布的出征名單,獨漏了莊智淵,而引發眾怒一事來看,不免令人浮想聯翩,好像他成了被有意無意地遺忘在角落的棄子。

更有不少人說,因為莊智淵夠強,實戰經驗豐富,自己就可以當自己的教練,假如這種觀念被視為理所當然,那就太落伍了。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運動也朝高度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運動員的培養與訓練,不僅僅是體能與戰術而已,更涉及營養學、醫學、力學、心理學等與人有關的各項領域。換句話說,體育早已超越傳統以為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刻板印象。

因此,即使所謂的國際個人賽事,實際上也都已經是團體賽,因為每個運動員,除了必須有教練指導之外,還可能搭配體能師、營養師,甚至包括心理諮商師。往往越頂尖的選手,其教練團規模也越龐大,由此也就不難理解,體育其實是一項龐大,而商機無限的產業。

從觀賞郭婞淳舉重比賽可以發現,每位選手身邊都有三至五名不等的人數組成的教練團隊在支撐。當她贏得金牌的瞬間,與成員們興奮相擁,證明團隊合作的成功,頗令人感動。為何她能從五年前,與其他選手在伯仲之間,進步到今日的睥睨群雌?教練扮演了什麼角色?其中的秘訣應該很有參考價值。

然而,也有選手曾面臨無教練可請的窘境,多年前,盧彥勳在國際賽事被人問到教練是誰時,他故意回頭自嘲地問,在哪裡?謝淑薇也說她請的名教練很貴,所以只有在大滿貫賽看得到,其他比賽多是她的男友或兄長掛教練證入場。

有趣的是,在開放教練下場指導的比賽中,其男友耳提面命的內容,十有八九都是鼓勵打氣的話,較少涉及戰術,由此可見,在技術難分軒輊的情況下,自信才是勝敗的關鍵。

回過頭來看莊智淵的比賽,如果能安排教練,即使不發一語,默默陪在一旁,都可能有穩定軍心的作用。有道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競技講究的,不僅是鬥狠、鬥勇,還要鬥智,更要有全盤的戰略思維。

想提升國家的運動競爭力,除了必須發掘優秀的選手之外,也應該壯大教練團的實力。

2020東京奧運 東奧中華隊

延伸閱讀

桌球/莊智淵孤身奮戰引熱議 最熟悉的教練不在場邊非首例

全民死守電視陪伴 「桌球教父」莊智淵 出戰奧運不孤單

筆誤稱莊智淵「羽球教父」馬文君致歉:虛心接受批評

「桌球教父」莊智淵有多強?拿「破洞球拍」照樣狂殺球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專家之眼】日本失落30年的心病:不願出清風險

在上一篇文章《可惜!日本得了過度肥胖症》一文中,我提到,日本患了過度肥胖症、血管老化、內有寄生蟲,外有傷口滲血,正是因為這樣的身體,所以,日本的經濟,30多年了,一直起不來。 日本的過度肥胖症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