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張圖看台灣地震頻率驚人 網議論:2024年度代表字可以確定了?

獨/曾是藝人聚餐愛店!老牌麻辣鍋「川巴子」驚傳5月熄燈

四技二專統測今登場!地震處理「3原則」 國家級警報響要扣分

【專家之眼】兩會經濟政策的焦點在紓困及就業增收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圖/新華社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圖/新華社

大陸一年一度的人大和政協兩會分別於3月4日及5日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上發表了「政府工作報告」,主要政策目標除了GDP成長率維持6%以上,城鎮新增就業要達到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在5.5%左右。

解讀李克強的報告,專家認為,大陸即使去年第四季GDP成長6.5%,已恢復正常水準,但整體復甦力度並不穩固,必須在財政上繼續提供各種紓困方案:一是中央及省級財政進一步加強對縣市等基層單位提供「惠企利民」措施,例如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性支付成長7.8%,並規劃將2.8兆元(人民幣,下同)的中央財政資金透過直達機制直接下達到市縣基層,資金流程可由平均超過120天縮短到7天。

二是推出各種減輕企業負擔的措施,包括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小微企業再減半徵收所得稅、大型商業銀行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要成長30%以上、中小企業寬頻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等。

由於占GDP約40%的消費去年仍然衰退3.9%,是主要總體指標中唯一沒有轉為正成長的項目,今年消費能否大幅成長將決定GDP的增速表現。影響消費最大的因素是收入,收入更依賴就業才能確保。中小微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提供了大陸80%的就業機會,且新增就業90%以上來自民營企業,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目標比去年增加200萬人,財政政策必須聚焦在扶持中小微企業才有希望達標。

去年低附加價值的勞力密集型產業以及餐飲等低階服務業受到疫情的衝擊最大,連帶影響低收入族群的就業和所得,農民工人數及工資增速都分別下滑517萬人及3.6個百分點,要促進消費復甦就要先加強推出就業增收措施,包括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繼續給予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擴大失業保險返還等階段性穩定政策等。

負債比(債務餘額/GDP) 持續上升仍是大陸經濟的隱憂。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第三季大陸的負債比為285.0%,比第二季高出3.6個百分點,增速雖較第一季的15.0個百分點和第二季的7.6個百分點慢下來,但依然處在上升階段。

考慮到疫情已受到控制,大陸今年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財政赤字率(財政赤字/GDP) 也訂在3.2%左右,低於去年的3.6%。近日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為文指出:2021-2025年大約有1/4省分必須將其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來償還負債利息,加上人口老化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大幅增加養老金的財務負擔,以此看來,大陸未來的財政狀況將充滿風險和挑戰。

北京 失業 李克強 疫情 財政赤字

延伸閱讀

大陸從製造業大國到強國還有多遠 苗圩:至少30年

學者:促台美緊密源頭是中國 別用拳頭處理兩岸

疫後經濟復甦 大陸前2月外貿進出口額增32.2%

林毅夫:新經濟讓大陸有很多「彎道超車」機會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專家之眼】日本失落30年的心病:不願出清風險

在上一篇文章《可惜!日本得了過度肥胖症》一文中,我提到,日本患了過度肥胖症、血管老化、內有寄生蟲,外有傷口滲血,正是因為這樣的身體,所以,日本的經濟,30多年了,一直起不來。 日本的過度肥胖症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