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蔡阿嘎打造藝閣車參加「北港迓媽祖」卻沒報名就出車 挨轟:壞榜樣

三花貓偷鑽紙箱「被粗心奴才打包退貨」 6天沒吃沒喝在1千公里外被發現

南韓N號房事件翻版!小學狼師誘拍近2千部未成年性影像 百人受害

覺得自己窮?數據揭台灣960萬人「準富裕」!專家指1特點助累積財富

一份銀行報告指出,台灣約4成人口屬於「準富裕層」。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份銀行報告指出,台灣約4成人口屬於「準富裕層」。 聯合報系資料照

UBS瑞銀集團日前公布一份簡報顯示,台灣約960萬人屬於「準富裕層」,也就是約有4成人口淨資產至少300萬到3000萬元,引發眾多討論。財經專家胡采蘋分析台灣人有錢的原因,指出「富裕時間很長」這項特點是關鍵。

專門分享理財觀念的YouTuber艾波日前根據UBS的簡報,揭露台灣的財富金字塔,5個階層包括淨資產1.5億台幣以上的「超級富裕層」(7.1萬人)、3000萬~1.5億的「富裕層」(69.3萬人)、300萬~3000萬的「準富裕層」(960萬人)、30萬~300萬的「中產階級」(698萬人)和30萬以下「小資&受扶養族群」(245萬人)。

UBS瑞銀集團數據揭露「台灣財富金字塔」。 圖擷自YouTube頻道「父母私塾–艾波」
UBS瑞銀集團數據揭露「台灣財富金字塔」。 圖擷自YouTube頻道「父母私塾–艾波

財經專家胡采蘋在臉書分享了艾波影片中整理的圖表,算出台灣前三個階層就佔了45%人口,笑說走在路上遇到的任何一人,都有一半機率是「準富裕層」。

台灣為什麼這麼有錢?胡采蘋後續發文分析道,關鍵在於台灣的一項特點:富裕的時間很長,也比較穩定。她提到,日本1990年代遭遇泡沫經濟、韓國1998年有人均GDP從1.3萬美元打回8000美元的東亞金融風暴,而台灣經濟「最嚴重的事件是2005-2006的現金卡風暴,最低谷的停滯期是馬政府西進時期」,未受過那種「毀滅性的打擊」。

她表示,這種穩定的環境有利於資產累積,因此「台灣家庭財富能累積到第三代的非常普遍,20歲代的年輕人只要爸爸、爺爺沒有做生意賠光家產,都還是有一點家底」。

既然台灣有近半數「準富裕層」以上的族群,為何多數人仍感覺不到自己富裕?另一位財經專家李柏鋒則解釋,台灣人的財富有很大一部分是房地產帶來的,只要房子市價扣掉貸款即為淨資產,也就是如果家裡有一間繳完房貸的房子,其實已是「準富裕層」,但因為無法把房子賣掉,若生活費主要是靠薪資來支應,自然會覺得生活不算有餘裕、甚至感到自己很窮。

艾波也在影片中指出,根據瑞銀的報告,台灣有52.3%成年人的個人資產在10萬美元以上,而這個人數佔全球財富金字塔的前13%,也就是贏過世界上87%的人口,尚未跨越門檻的人只要克制欲望、好好理財,經過時間的累積,遲早也會抵達。

房地產 理財 瑞銀 胡采蘋 財富 資產

延伸閱讀

台股錢從哪來?網曝「ETF散戶大軍為主力」:外資賣超時投信買超

台灣人被寵壞!住14年美國人吐真實感受 網狂點頭:超有感

他力推:買不起房就買ETF收租!一票人都認同曝「最賺投資法」

小資族買「月配或高股息ETF」不會變有錢? 她曝原因:股利若都需再投入本質上沒差

相關新聞

薪資不如同業…人資主管開大招「歡迎投別家公司履歷」! 作家:權力的腐敗與傲慢也會出現在職場

「這是競爭對手目前所開出的空缺,如果大家覺得公司薪酬不好的話,歡迎大家投遞履歷。」在會議尾聲,這位人資主管放了大絕招!

主動提降職淡出職場…做再多心卻越累「升遷」沒意義! 存股哥:預計36歲「半退休」

如果在工作中無法實現自我價值,那升遷對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我也不想眷戀這個職位。

特斯拉盤後股價大漲10%!馬斯克的10%目標定律:學會積極面對90%的失敗

所謂的「10%目標定律」就是設定目標時,只要達到目標的10%,就可以開始行動,不必等到一切條件全然成熟。

月薪高達9萬卻「0存款」問題出在哪? 律師:理財的錢沒有先行保留

有位網友PO文說他月薪9萬元,單身未婚,扣掉房租1.5萬元、孝親費2萬元、就學貸款1萬元,2年間出國4次,沒有存錢,問大家問題在哪裡?

公司內最「面善心惡」的部門是它! 職場老鳥教戰:要把握好三點原則

公司內最「面善心惡」的部門就是「OO」,恰恰好說明了不能交心的理由。

善用銀行貸款「炒房炒股」套利好簡單? 專家:那為什麼不自己炒要給你炒

時不時就會聽到看到有這樣的論調:「要善用銀行,佔銀行的便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