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研究所「碩博合開課」突遭教部縮限 大學教授不滿:當我們幼兒園?

【專家之眼】拆解三倍券神話:1,349億與0的距離

經濟部日前提交《振興三倍券執行成效評估書面報告》,宣稱三倍券之經濟效益為1,349億元,受到不少質疑。記者胡經周/攝影
經濟部日前提交《振興三倍券執行成效評估書面報告》,宣稱三倍券之經濟效益為1,349億元,受到不少質疑。記者胡經周/攝影

應立法院要求,經濟部7月底提交《振興三倍券執行成效評估書面報告》;文字隔行排版,扣除封面與目錄共15頁,未有任何參考文獻,整體報告品質,未必比得上用心學生的期末報告。根據經濟部假設推算,三倍券之經濟效益為1,349億;然根據筆者假設推算,三倍券所帶動的額外消費刺激效果為0。

三倍券總計領用人數2,332萬人,其中2,156萬人選擇紙本,由於欠缺紙本券使用者消費數據,經濟部把腦筋動到176萬選擇數位券個人。由於綁定行動支付、電子票證或信用卡的數位券使用者,從綁定日起、一旦消費滿3,000元後,隔月帳單即可扣除2,000元(也可於ATM領取同額現金或捐贈公益團體),自然須從綁定日起,累計其消費金額。

經濟部於是以數位券使用者,從綁定日起、至滿3,000元期間之平均消費金額5,785元,作為政策之個人刺激效果;「假設」:2,156萬紙本券使用者,每人之消費金額,全都等同數位券使用者平均消費金額,以5,785元乘所有領用人數2,332萬,得出政策總經濟效益為1,349億。

筆者為數位券使用者,綁定信用卡。檢視過去兩年信用卡帳單紀錄,去年從綁定日起、至滿3,000元期間之消費金額,略低於前年同期間之消費金額;讓一步,以等於前年同期計,表示筆者之3,000元振興券全都存下,並未因獲發三倍券而多花1元、政策之個人刺激效果為0元。「假設」:其他個人消費金額與筆者消費金額相同,以0元乘2,332萬,得出政策總刺激效果為0元。

0與1,349億的差異,凸顯居廟堂之高者,自大的心態,如今所謂執政,自閉自封;所謂政策,自我矛盾;所謂效果,自吹自擂;所謂檢討,自喜沾沾。決策者與護航媒體挾網路霸勢,結合成為相互自慰的政治結構;自矜三倍券有1,349億經濟效益,續推五倍券,自以為可以產生2,000億以上經濟效益。

為討論起見,退萬步言,以經濟部推算之1,349億作為經濟效益,振興三倍券仍是一項失敗的政策。根據原設計概念,振興三倍券可帶來「三倍」消費的效果。截至今年4月,三倍券總兌付金額745億,應帶來745 × 3 = 2,235億之效益;相較1,349億,缺口高達886億。「達標率」僅僅60%的執行成果,唯有在巨靈政府、已然失靈的官僚體系下,計畫主導者可以完全不須負責任。

根據經濟部推算效益,何不推動立法,每年發放振興三倍券,俾能確保台灣經濟永居四小龍之首。經濟部刻意放大三倍券經濟效益,書面報告是不折不扣按教科書定義之「偽科學」(pseudoscience);既敢拿出這樣的報告在國會殿堂搬弄、國人面前吹捧,就應受公評。

新冠肺炎 疫情紓困

延伸閱讀

五倍券為救院長民調?蘇貞昌避答稱「加碼精進」

經濟日報社論/打破三倍券效益的迷思

振興券行政費用 經濟部:與去年三倍券22億相近

五倍券花百億印紙本?經濟部否認:費用和三倍券差不多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專家之眼】日本失落30年的心病:不願出清風險

在上一篇文章《可惜!日本得了過度肥胖症》一文中,我提到,日本患了過度肥胖症、血管老化、內有寄生蟲,外有傷口滲血,正是因為這樣的身體,所以,日本的經濟,30多年了,一直起不來。 日本的過度肥胖症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