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職/初登板5.2局失7分吞敗 古林睿煬:要好好面對

明降雨趨緩!這日起雨區擴大增強 下周一另波鋒面接力

秦楊罹肺腺癌零期重大決定 堅不動刀原因曝:沒時間了

章魚燒1盒多少錢拒買?網曝「極限價格」:漲價還只剩麵糊

一名網友透露,過去章魚燒一盒35元,現在幾乎都要50元以上,好奇詢問眾人「最多能接受章魚燒賣到多少」。章魚燒示意圖。記者于志旭/攝影
一名網友透露,過去章魚燒一盒35元,現在幾乎都要50元以上,好奇詢問眾人「最多能接受章魚燒賣到多少」。章魚燒示意圖。記者于志旭/攝影

物價不斷上漲,前陣子有人分享章魚燒一盒100元的照片,讓不少民眾感嘆「連章魚小丸子都吃不起了」,近日有網友指出,過去章魚燒3盒100元的優惠不再,一盒至少都要50元起跳,不禁好奇「章魚燒漲到多貴,大家會不想吃?」

原PO在PTT發文表示,印象中以前一盒章魚燒6顆35元,優惠價3盒100元,換算下來差不多一顆6塊錢,但現在大多都漲到一盒50元以上,如果有特殊口味的會更貴,差不多是一片雞排的價格。

原PO認為,雖然章魚燒料理後,淋上醬汁、灑上柴魚片是人間美味,但不斷漲價之後,他也越來越少吃了,好奇詢問眾人「章魚燒賣到一盒多少,會選擇不買?」

文章引發網友討論,許多人都認為50元是極限,「50元以上就拒吃了」、「漲到六顆50元後就沒吃過了」、「超過50元就沒再買過了」、「50元以上都是暴利」。也有人表示,「以乒乓球大小為標準,一顆7元以上不吃」、「現在都60元以上了」、「一盒70以後就沒吃過了」。

有網友認為,台灣章魚燒的料很不實在,「已經多年沒買過了」、「內容物還退步就沒再買了」、「以前還有高麗菜的口感,現在只有麵糊」、「裡面料跟紅蘿蔔丁一樣大,還不知道是不是章魚」、「台灣商人只放魷魚,哪有章魚燒」。

漲價 物價

延伸閱讀

12星座這性格是戀愛「致命傷」!火象要坦率、風象太輕浮恐讓正緣溜走

女客買菜「稱攤商沒找400元」下跪大鬧喊救命 網傻眼:之前也遇過

17歲男激動吞下「20公分牙刷」!卡腸胃48小時才送醫 網傻眼:怎麼吞的?

紙袋掛機車上被偷!他卻喊「謝謝你幫我帶走」 反轉結局笑倒一票人

相關新聞

70歲老婦嗆「廢掉博愛座」: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近期台北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衝突,甚至有老人因上班族不讓位而大打出手,引發是否廢除博愛座爭議再起。一名70歲的老婦人直言,應該廢止博愛座,「不該讓一些老不死的在那邊張牙舞爪」,怒酸「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電影院「最好看的國片」是哪部?一票人狂推這部:窒息感太真實

近年來隨著串流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選擇宅在家看電影,會選擇踏進電影院的人數明顯減少。不過有網友在PTT發文,「大家去電影院看過最好看的國片是?」,回顧台灣電影從低潮到復興的過程,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其中一部恐怖片更以壓倒性票數被封為「近年最強國片」,就是2022年席捲全台、票房突破1.7億元的《咒》。

香港vs.台灣!韓網旅遊新選擇 出國狂讚「這一地」:壓倒性勝利

不少台灣人出國旅遊,都會選擇日本、韓國或新加坡等鄰近地區,而台灣近年來也成為其他國家出國的首選,近日臉書專頁「韓網評論翻譯站」便貼出一篇受到韓國網友熱議的文章,文中詢問「香港和台灣相似卻又不同的兩個旅遊地點,其他人會更偏好哪個地方?」

中年轉職計程車司機「得吃老本?」 同業曝關鍵問題:我月薪10萬

中年失業容易讓人手足無措,日前有位網友表示,他前陣子被公司裁員,投了很多履歷都沒上,於是轉行當計程車司機,但是也沒有賺到錢,讓他無奈表示「想問中年失業的大家都會做什麼工作?」對此,有計程車司機指出「應該要改成自己買車,我靠自己的車當計程車司機,月薪有10萬上下」。

別碰我的狗!她怨路人小孩不問秒伸手 家長還噴:養狗就該被摸

可以接受陌生人摸你的狗嗎?一名女網友在Dcard抱怨,很不喜歡每次出門遛狗就會遇到「暴衝過來的小孩」,不滿表示小孩不只沒禮貌還很髒,而且更討厭不管教的家長,甚至還遇過反過來怪原PO不給摸狗,荒謬的理論讓她越想氣怒道「沒有當面說出『不是你小孩不能摸狗,是你小孩不乾淨還沒教好』真的是我最大的溫柔了」。

「歐巴桑才用亮粉」學生妹嫌棄日系彩妝 輕熟女嘆:被韓超越了?

日系彩妝淪時代的眼淚?一名女網友在Dcard分享近日在寶雅逛街時,無意間聽到一旁女學生們的對話。她們一邊試用日系彩妝一邊調侃設計老氣、色好質地不如韓系。身為日系品牌愛用戶的原PO不禁感嘆「難道日系真的被韓系超越了嗎?時代的眼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