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各說各話?川普曝美中官員已會晤 中方打臉:無稽之談

畫面曝…台南香鋪店凌晨大火「炮竹聲不斷」 老闆夫婦救出送醫不治

罷免林沛祥總部被要求關閉整修騎樓? 領銜人控:司馬昭之心

他曝日本超狂「除雨水神器」好用又環保 一票人狂讚:比傘套好多了

網友分享,前往日本旅遊發現當地人很少使用雨傘套,反而多使用雨傘除水器將雨滴抖落,相當環保。圖片來源/FB社團「日本自由行討論區」
網友分享,前往日本旅遊發現當地人很少使用雨傘套,反而多使用雨傘除水器將雨滴抖落,相當環保。圖片來源/FB社團「日本自由行討論區

台灣是多雨氣候,當雨天民眾帶著溼答答的雨傘進入室內,難免擔心給店家留下一攤雨水,影響觀感,因此在台灣許多場所的入口皆擺設雨傘套,供民眾使用。不過一名網友分享,日前前往日本旅遊,發現日本人很少使用雨傘套,即使放置一旁也幾乎無人取用,反而多使用擺放在門口的雨傘除水器將雨滴抖落,相當環保。

原PO在FB社團「日本自由行討論區」發文分享,以往至日本旅遊時遇到大雨,大多會前往附近的百貨公司躲雨,當時原PO發現,當地人幾乎都不用雨傘套,而是使用擺放在一旁的雨傘除水器,裡頭兩側皆有強力吸水布,透過抖動、旋轉將雨水甩落,比起使用塑膠傘套更加環保。

貼文一出,許多網友紛紛表示,「傘套真的很浪費塑膠」、「這個真的很棒」、「真希望台灣也能有這樣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有更多人也能理解環保的重要性」、「超棒,台灣可以參考」、「這個比傘套好多了,我也寧可這樣甩」、「其實傘套真的很浪費,而且也不好用」、「好環保的設計」、「這樣的設計感覺不錯耶」、「真的是超貼心的設計」。

而有網友表示,近期在台北有看過同樣的雨傘除水器,「台北101有喔」、「前幾個月在台北的百貨公司都有看到雨傘除水器」、「我在行天宮看過,而且圖示說明的很清楚」、「中正紀念堂也有,很不錯」、「中山誠品之前也有看過,只是大家都把傘插在那」,對此,原PO直呼,目前台灣的雨傘除水器還很少,希望未來能更加普及。

台北101 日本 雨傘

延伸閱讀

父親八十大壽堅持要吃「壽司郎」 兒不解一問道出感人內情

台灣飲料太甜?日本人「喝一口嚇壞」!內行人揭台日文化差異

起爭議!日本拉麵二郎全面禁止店內拍攝 網友反應兩極

《孤獨的美食家》要出台灣篇?網驚見「五郎大叔」松重豐現身饒河夜市

相關新聞

70歲老婦嗆「廢掉博愛座」: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近期台北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衝突,甚至有老人因上班族不讓位而大打出手,引發是否廢除博愛座爭議再起。一名70歲的老婦人直言,應該廢止博愛座,「不該讓一些老不死的在那邊張牙舞爪」,怒酸「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好市多又出現神品!他買「日本西點禮盒」追劇回神後半盒吃光

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裡面販售的商品包羅萬象,民眾也時常在裡面挖到寶藏,日前有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裡面分享自己買到的零食,吃過之後讚不絕口,引起一票贊同聲浪,還稱是過年送禮好選擇。

「什麼症頭?」他逛好市多1習慣爆共鳴 一票人狂點頭:我也會

些民眾在買東西前,習慣先準備好購物清單再到賣場採購。不過,有網友在「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分享,自己在逛好市多時,都會忍不住跟...

電影院「最好看的國片」是哪部?一票人狂推這部:窒息感太真實

近年來隨著串流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選擇宅在家看電影,會選擇踏進電影院的人數明顯減少。不過有網友在PTT發文,「大家去電影院看過最好看的國片是?」,回顧台灣電影從低潮到復興的過程,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其中一部恐怖片更以壓倒性票數被封為「近年最強國片」,就是2022年席捲全台、票房突破1.7億元的《咒》。

香港vs.台灣!韓網旅遊新選擇 出國狂讚「這一地」:壓倒性勝利

不少台灣人出國旅遊,都會選擇日本、韓國或新加坡等鄰近地區,而台灣近年來也成為其他國家出國的首選,近日臉書專頁「韓網評論翻譯站」便貼出一篇受到韓國網友熱議的文章,文中詢問「香港和台灣相似卻又不同的兩個旅遊地點,其他人會更偏好哪個地方?」

中年轉職計程車司機「得吃老本?」 同業曝關鍵問題:我月薪10萬

中年失業容易讓人手足無措,日前有位網友表示,他前陣子被公司裁員,投了很多履歷都沒上,於是轉行當計程車司機,但是也沒有賺到錢,讓他無奈表示「想問中年失業的大家都會做什麼工作?」對此,有計程車司機指出「應該要改成自己買車,我靠自己的車當計程車司機,月薪有10萬上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