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糧食換取軍需品!白宮最新情資爆料:普亭向北韓求援

抹黑馬英九沒加分!郭正亮嘆「這人替賴清德失分」:深綠爽而已

熬過3月大魔王!4月普發現金入帳、有望早領薪 還有一個隱藏版小確幸

各機構公司「臺、台」用字不同 背藏文化移植及國家正統之爭

機構企業的名稱上,「臺」、「台」的使用意外引起討論。圖/聯合新聞網
機構企業的名稱上,「臺」、「台」的使用意外引起討論。圖/聯合新聞網

「臺」、「台」被許多人認為是異體字,兩者通用,但是不同機構企業的正式名稱依舊不同。日前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李律表示,他在校稿時遇到這兩個字,但「校到瘋掉以後會學到的一些冷知識」,並提出他的觀察及疑惑,引起許多網友熱烈回應。

李律分析,只要涉及地名,正式出版品均使用正體字「臺」而非簡化版的「台」,且大學基本上都使用「臺」,如臺灣銀行、臺灣鐵路、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然而規律仍有些例外,例如台視、台灣積體電路、台灣高鐵、台灣水泥、台灣啤酒、台灣電力公司、台達電等等。

底下有人分享相關經驗,「核銷的收據沒有用臺字會被退」、「雖然大學基本上都沒使用簡化版,但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偏偏用簡化」、「小學的時候記得也是這樣教,保險起見考試的時候不能寫簡化版」、「臺鐵的站名用臺,北捷的站名用台」。

此現象也讓李律思考「選擇不同字做為標準字的公司想傳達的形象為何?」、「兩者比較起來似乎有什麼共通性?」他補充,一說是馬英九執政時,中央加強各機關政府必須厲行書寫正體「臺」字,而他猜測使用「台」字的半公營企業早年多來自省府、省議會,黨外意見較多所致。

也有人說明不同字體的使用原因,「某些設計上使用『台』似乎是為了視覺平衡」、「聽說『台』去中化意味較重」。而內行網友指出日治及清代以「臺灣」為主流,中國則是在1920到1930年代興起幾波簡化漢字的運動,後來簡體字便隨著國民黨的政權發展充斥在台灣各處,直到「中共全面惡搞簡體字之後,國民黨為了中國正統之爭於是刻意強調繁體字」。

去中化 馬英九 國民黨

延伸閱讀

他問實際高熱量多油的食物 網點名這東西「加油還超吸油」

他水費狂飆42倍 內行人指屋內沒漏水恐致地基流失

他用英文報告意外喚醒Siri 一句冷語慘被當眾羞辱

國內旅遊真的爛?全因這點「致命缺點」 眾人猛點頭

相關新聞

網紅飲料店對決!Toyz「拾汣茶屋」CP值贏滴妹「再睡5分鐘」? 男搶頭香:只睡3小時

前電競選手網紅Toyz最近新開飲料店「拾汣茶屋」,試營運就引來大排長龍、飲品「橙芝汗」更成為熱門話題。便有網友將之與網紅「滴妹」所開的飲料店「再睡五分鐘」進行比較。質疑Toyz的店就能將價格壓低,「大家能接受同樣的東西,因為是網紅就賣比較貴嗎?」

驚悚!蛇酒巨蛇塞甕10年 眼鏡蛇「狠瞪前方」嚇壞網民:還活着!

蛇酒被認為是補身良藥,但如果在家中找到這樣的陳年蛇酒,你是否敢打開喝呢?有網民在老家找到2甕擺放至少10年的蛇酒,遂發文問應如何處置,惟由於其中一甕蛇酒中的眼鏡蛇仍然直挺聳立,眼睛像瞪着前方還吐出舌頭,引來網民驚呼「(蛇)還活著!」、「確定牠已經死了?」。

雞排一片終於漲破100!名店哀「成本沒法度」 網喊:見證歷史

通貨膨脹持續影響民生經濟,日常用品漲價讓民眾很有感!昨天一間雞排名店貼出公告,指因為成本考量,不得不調漲雞排和雞米花的價錢,也導致一片雞排的價格來到「100元」的三位數字。有網友哀嚎「買不下去」,但也有人表示會繼續支持店家。

台灣邦交剩最後「13國」誰會留到最後? 網一致認同就是它

前友邦宏都拉斯最近宣布停止和我國邦交,與中國大陸建交,我國的邦交國數量也因此降至13國。有PTT網友便因此好奇發問,在剩下的這幾個國家中,「誰會是真朋友,不會因為錢而倒戈?」他也提出有宗教因素的梵蒂岡、和本身就有錢的帛琉,帛琉也被網友大讚會「留到最後」並點出原因。

工人斷11處肋骨...老闆娘霸氣一句「我處理」 醫嘆:再也遇不到這樣的老闆

外科醫師杜承哲昨天在自己的臉書專頁上分享一則暖心故事。他遇到一名患者是工人,因為胸痛來就醫,當下發現是情況十分嚴重的「連枷胸」需要進一步手術,醫藥費卻不夠。正在傷腦筋的時候,患者老闆娘卻突然出現,霸氣說出「我來處理」要負擔所有費用,讓杜承哲大為感動。

京都橘高校返日傳暖心回饋 學生回程飛機上「哭著說不想走」

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部今年受邀在國慶大會上表演,受到民眾熱烈歡迎,也掀起一陣「橘色旋風」。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李厚慶昨天在社群媒體上,貼出一則橘高校帶隊老師離台前的訊息,表達學生們對台灣的依依不捨,及很多人因此希望未來還能來到台灣學習或工作,並認為對學生們來說也是非常難得的經驗。讓許多看了訊息內容的網友也大為感動。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