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即時短評】汐東線動工基隆捷運呢?基隆憂心「為人作嫁」

客戶全握在台積電 專家:美日韓拚晶圓廠恐是蓋心酸的

陸配亞亞案 學者:法院使兩公約成為打壓異議言論工具

運將下車幫開門!身障女「往駕駛座伸手」 網轟:手法是慣犯

女乘客疑似趁運將下車時行竊。圖擷自爆料公社公開版
女乘客疑似趁運將下車時行竊。圖擷自爆料公社公開版

台灣人相當有愛心,假如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往往都會熱心地伸出援手。不過,高雄一名運將日前載到行動不便的女乘客,抵達目的地後,運將更貼心地下車幫忙開車門,結果事後查看車內的行車紀錄器時,發現女乘客疑似「伸出第三隻手」行竊,而影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

一名運將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公開版」上傳一段26秒的行車紀錄器影片,從畫面中可以看見,運將開車抵達目的地後,貼心地下車幫行動不便的女乘客開車門。沒想到,這名女乘客卻趁司機下車時,熟練地挪動身體,並把手伸向駕駛座附近,接著又迅速地把手縮回來並塞進自己的包包,疑似是在藏什麼東西。對此,原PO在貼文中寫道,「高雄司機們請注意,因她行動不便需要協助幫忙下車,當司機下車時偷竊」。

貼文底下吸引大量回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人的善舉就是被這種人給糟蹋了」、「行動不便是不是裝的?偷的手速很快,手法感覺是慣犯」、「就是有這種害群之馬,才會讓一些真的需要幫助的人,被害到沒好心人想幫忙」、「用憐憫心來偷竊用勞力辛苦工作人的錢,真的太可惡」。

也有網友提到,「報警處理,竊盜是公訴罪」、「應該是慣犯?建議提告,否則會有更多受害人」、「我是小黃司機,感謝告知,下次如果遇到乘客行動不便需要我下車幫忙攙扶或提行李,我會請他先自己下車和先拿自己的行李下車,我隨後再下車幫忙」。

也有網友保持質疑態度,「所以偷了什麼?看不出來」、「偷了什麼東西?」、「被偷了多少錢?」、「所以什麼被拿走了?」、「她這樣偷只能偷到零錢吧」。

偷竊 爆料公社 運將

延伸閱讀

他為家規「禁吃牛肉」20年 外公點牛肉麵吐一句話破功

搶連假飛東京機票 她漏看「灰底2字」慘賠4萬

讀書背過最沒意義的東西是什麼? 過來人點名「這1項」:浪費青春

哪種日本美食「實際吃會夢碎」?台人齊指2物:怎麼吃怎麼噁

相關新聞

讚!小兄妹坐高鐵博愛座...見孕婦即熱心讓座 女童1動作暖哭網友

讓座理應發自內心,真誠行為才是暖心!台灣有女生表示,日前見到有2兄妹坐在高鐵博愛座(港稱「關愛座」),母親則隔着走廊坐在另一側,正忙於處理其他事情,其間有1名孕婦上車,女童見狀打算讓座,但遭到孕婦婉拒

純情男暈船「按摩店小姐」 想追人被1句話擊沉 網嘲諷:沒離開新手村

不少地方提供「打飛機」服務,但切忌「暈船」!臺灣1名男子在網上表示,去年底光顧「半套店」,雖然提供尺度較大的性按摩,但他聲稱「只有去純按摩聊天,跟稍微抱抱一下」,沒有脫褲子進行下一步行動,隨後認識1名按摩女生,竟然一見鍾情,甚至沒有尋找其他女生。由於女生說過「只有做手而已」,讓男子一直以為她只是接半套,直到1次大家聊天時,對方懷疑脫口而出,表示有客人會故意撕開保險套前面位置,男子才知道對方一直提供全套色情按摩服務,形容「心中的小世界有點塌掉,覺得很像被騙了許久」。

亂倫?偷聽到男友「第1次」對象 女友崩潰哭:好噁心

不少家庭組織也鼓勵父母及早向子女施行性教育,協助建立正確性觀念。臺灣1名女子在網上稱,偷聽到男友和家人的對話,意外揭發男友當年把第一次竟然獻給母親,原因是「媽媽要教他」,讓她無法接受,網友紛紛指「噁心死了......這算亂倫」、「這行為在臺灣是犯法的喔」,亦有別人質疑事件真確性,不排除有人虛構。

她開心網路交友遇天菜 卻因對方車子「心涼」退縮…網勸:勇敢點

現代人有許多都是透過交友軟體尋找另一半,但也不免因為網路與現實的不同而有落差感,日前網路論壇上就有一名女網友分享了自己網路交友的經歷,引起許多網友留言回覆。

她在日本「私處痛到不能走路」被急診拒收 回國就醫嘆:出國才知台灣有多好

台灣醫療備受讚譽,尤其是出國之後更加有感。近日有名女網友發文敘述自己在日本和台灣就醫的經驗,有感而發台灣的醫療對病患真的很友好,感謝醫療人員的努力和辛勞。

布萊N機票又出現「SSSS」!內行人曝1類人中獎率高:登機恐被抓下來

「機票達人布萊N」7日從桃園機場搭乘達美航空首航班機,飛往美國西雅圖,沒想到登機證被蓋了神祕的「SSSS」,必須進行高規格二次安檢,讓他哀號「已經不是第一次中獎」。貼文一出後,意外釣出不少苦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