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竹東槍擊案5嫌犯案後速搭機…桃園機場逮到1嫌!他回台投案偵訊中

0126南台灣地震無塵室人員疏散 台積電最新回應來了

人潮滿滿…六合夜市真的「復活」了嗎? 高雄市經發局給答案

童年回憶!天龍國信義區巷弄竟有「快可立」 網喊:保育類必喝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巷弄裡的「快可立」手搖飲。

圖擷自Google街景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巷弄裡的「快可立」手搖飲。 圖擷自Google街景

台灣人愛喝手搖飲料,一條街連開好幾家手搖飲店是常有的事,但你還記得小時候常喝哪家手搖飲?是否都不見了呢?有網友在臉書社團「信義區三兩事」分享,台北市永吉路278巷裡竟然藏著這間充滿很多人童年回憶的「快可立」。

網友在社團分享,永吉路278巷還有這間保育類的手搖飲店「快可立」,他大喊「不輸松山路、永吉路30巷整排的飲料店,沒事各位就去捧場一下吧」,他也分享飲料這間店價格也很佛心,「我剛是買三杯珍奶105」。

網友分享最愛,「小時候打賭,都指定要喝最貴的蛋蜜汁」、「之前在樹林找朋友看到休閒小棧都漲價了,這家不知道有沒有漲」、「我都喝芋頭口味的奶茶」「這間綠豆沙必喝!」「綠豆沙加珍珠」、「這家的百香綠很百香,我超愛」、「我愛喝他們家的黑磚奶茶」。

網友掀起回憶殺,「這家店的老闆原本在永吉路上開柯達攝影,納莉風災淹水器材都泡湯後,就改到永春開快可立。」、「這個超過25年了吧!稀有品種」、「老闆的臉跟10年前一樣都沒老」、「居然還有!等我」、「價格真的是佛心,從國中喝到長大」、「之前在樹林找朋友看到休閒小棧都漲價了,這家不知道有沒有漲」、「信義區有不只一種保育類,還有漫畫租書店」。

20年前的手搖飲三巨頭「休閒小站、葵可利、快可立」曾經盛極一時,如今都已淡出市場,許多年輕網友「根本沒聽過」這些店,這三家手搖飲當年都是銅板價,珍珠奶茶一杯甚至只要25元,和現在一杯飲料動輒近百價格,可以說天差地遠。

手搖飲料

延伸閱讀

買飲料點名「超低能蛋白」店員傻眼 真相曝光網笑翻:真的會重組

飲料戒不掉?她揭1關鍵能降慾望引網共鳴:真的難戒

肚子脹氣怎麼辦?一張圖看懂少吃哪些食物及舒緩脹氣10關鍵

營養師列舉手搖飲地雷配料 這三種高糖高油「少選它!」

相關新聞

為什麼客運越來越少人搭? 國道客運撐不住漸漸消失中

曾經,客運是台灣人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無論是上班族通勤、學生返鄉,還是全家出遊,客運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大小小的客運站熱鬧非凡,人來人往,各式車輛穿梭在城市與鄉村之間。然而,如今的客運業光景早已大不如前。搭客運的人越來越少,車站也變得冷清,甚至許多老牌客運公司相繼走入歷史。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春節「四大天王」回來了!一票網友驚呼:終於知道它們的名字

農曆春節9天年假開始,不少人都會在家看電視、吃零食。對此,有臉書粉專分享「春節零食四大天王」,直言「即將面臨,來自客廳桌上的恐懼」。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回顧講方言會被罰錢的年代 1958年政府推行「說國語運動」

二戰台灣光復後,當時國民政府為了讓台灣民眾,從常用的日語轉為北京話,1946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教育部支持下,成立「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展開大規模的語言改革運動。老一輩人一定有印象,過去政府推行「說國語運動」,要求學生必須說國語,甚至以戴牌子的校規處分。

除夕圍爐輕鬆上菜! 2002年超商「年菜外賣」引領過年新風潮

對於小家庭與單身族群而言,若想打造圍爐盛宴,但又因為「零廚藝」而難以自行準備年菜,「年菜外賣」便成為他們最佳的選擇。目前,台灣整體的年菜外賣市場持續擴大,而這股趨勢其實並非近年才出現。早在2002年,便利超商便開始與中央廚房加工廠合作,搭配預購、宅配的銷售方式,推出「年菜外賣」的便捷服務,這不僅節省了大量準備時間,也引領了食品市場的新趨勢。

「沖太白粉」年輕人覺得新奇! 古早味甜點暖身又美味

提起「太白粉甜湯」,許多長輩總會勾起對古早味的記憶。這道由太白粉、熱水和糖簡單組成的甜湯,曾經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夢幻甜點。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和飲食文化的多樣化,這類傳統小吃逐漸式微,許多年輕人甚至未曾聽聞,更遑論品嚐。

跟宮廟借發財金600元 他還金帶千元鈔問:可否找400元?

春節將近,很多信眾會前往宮廟祈求新的一年萬事如意,也有人會去還願、還發財金。日前有位信眾發文表示,他去年跟宮廟借了發財金600元,今年去還金時,問櫃檯說「我只有一千,可以找400元給我嗎?」對此,網友曝不同做法,有人認為應該多添一點,添到800元,也有人認為就還原本的錢即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