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也有火車站?新北人貼照憶當年 原址大變樣…「還是車站」

台鐵中和線又稱板南鐵路,當年來往板橋與南勢角之間。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鐵中和線又稱板南鐵路,當年來往板橋與南勢角之間。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台灣城都發展快速且興盛,不少舊街景如今皆樣貌大改,不只老一輩找不到曾生活過的痕跡,年輕一代的更是「連聽都沒聽過」。近日有網友憶起曾經的「中和火車站」,感嘆可能7年級後的人都不知道,勾出不少人回憶,指出現址其實仍是運行中的「車站」。

原PO在臉書社團「我是中和人」中貼出數張照片,好奇發問「有誰還記得中和火車站」,只見照片生動呈現拆除前的中和車站、以及站前人們生活、走鐵軌的樣貌,勾起滿滿回憶。他又再進一步表示「7年級」以後的網友可能都不知道中和曾經有過火車站,也不知有多少人還記得大概正確位置在哪?

發文勾起許多老中和人的記憶,紛紛留言「看到照片,莫名感動」、「好懷念喔!小時候的回憶」、「以前小時候都走板南路上的鐵軌」、「我念國中時只看到鐵路」、「小時候在廢棄軌道上奔跑」、「以前放學時會跳上最後一節車廂的邊緣搭便車」、「小時候曾經看過板南路上面有火車行駛過」、「捷運路前段靠近興南路這裡的一片芒草可以抓到螢火蟲」。也有人表示自己是6年級生,但完全不知道中和有火車站。

據《人間福報》報導,早期海山與文山地區是產煤要地,中和火車站的出現是為彌補當時停止營運的台鐵新店線的運能,故新闢鐵路連結板橋至南勢角,成為「中和支線」,全長約6.2公里,以載運煤炭和水泥為主,故中和車站雖有候車室、月台、售票口等設施,卻不載客。後因煤業沒落,噪音、空汙、影響交通等原因,於1990年停駛、1992年全數拆除。

至於中和火車站原址,網友也指出「還是車站」。當年中和火車站拆除後,原址修築為「捷運南勢角站」,成為捷運中和線終點站,鐵軌也鋪平成為現今「板南路」,「在南勢角捷運站現址,和平街上」、「鐵軌是在板南路上,車站是在現在的捷運站上」、「國中時常走在鐵軌上穿越去南勢角看電影,南勢角捷運站就是以前的車站,板南路是鐵道線」、「正確位置是現在的台電中和服務處吧,後面的捷運路是軌道」、「現在全聯以前是早市,我們都在那吃麵看火車經過」。

網友分享中和車站照片,勾出在地人回憶。 圖/截自臉書社團「我是中和人」
網友分享中和車站照片,勾出在地人回憶。 圖/截自臉書社團「我是中和人」

火車站 南勢角 捷運 台鐵 鐵道

延伸閱讀

這樣分雙北人!網揭「真台北人」關鍵回答:不會說自己住台北

買地蓋停車場遭住戶抗議「以後停哪」 他霸氣反制:壞鄰居掰

在家宅3天「機車變成盤絲洞」 網笑:惹到千年蜘蛛精

結帳才告知低消1千!中和居酒屋吃飯噴2萬多元 店家這樣回應

相關新聞

藝人的烏龍死訊 讓人回憶他在歌壇的輝煌紀錄

近日一場消息誤傳的風波,讓「劉文正」這個名字再度攻上了所有主流媒體的版面。現在大約三十歲以下的年輕朋友,很有可能只是曾經聽聞這個名字,但是對他是誰、做過甚麼,或許也只有很微薄的印象;更遑論去理解劉文正在他的全盛時期,在電影與音樂等領域當中所創下的輝煌紀錄,以及當年風靡萬千少女的王子形象。

半夜肚餓想來一碗! 過來人淚憶「這款絕版泡麵」:人間美味

台灣泡麵種類繁多,成為不少人正餐或宵夜的選擇,也因市場需求的變化,有些產品被汰換停產,只能讓人懷念。一位網友半夜突然想吃泡麵,回憶起小時候的一款泡麵,問大家是否還記得它?勾起不少人的回憶。

郭品超因「鬥魚」爆紅!出道契機竟是「選美」比賽

當年,參賽者約有35位,從中選出24位儀表佼佼者進行決賽,那時由身高高人一等的19歲少年郭品超,拔得頭籌,得到第一屆的冠軍,照片中的他青澀俊秀,擁有人人稱羨的「十頭身」身材,不只獲得冠軍獎金50萬,也得到當年遠赴土耳其出賽「世界先生」的資格。

他曬災難片喊「現在的小孩不會懂」 網曝當年情況:人心惶惶

過去有不少電影預言世界末日的情景,其中「2012末日預言」這部電影是根據瑪雅預言,地球將在2012年迎來世界末日。一名網友看完後表示,「現在的小孩絕對不知道當初我們有多恐懼」,引起不少網友熱烈討論。

另類台灣特產?陸女不解為何台人生日愛用「這物」 眾人點頭:這才是經典

每逢生日,除了吃大餐、唱生日快樂歌外,最有氛圍的場景一定吹蛋糕蠟燭許願。近日一名大陸女網友重溫台劇發現,片中幾乎每位主角的生日蛋糕一定插上...

淑芬、家豪菜市場名你上榜了嗎?不同年代菜市場名大不同

菜市場名各國都有,顧名思議這種名字就是在菜市場大喊,就會有好幾個人回頭,根據統計,在台灣全國最多人叫什麼名字,「淑芬」是女生名字之冠,而「家豪」則是男生名中最受歡迎的,這兩個名字自民國99年、101年起連續居冠迄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