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蘿蔔沒棒子 民團:政府濫發補貼反墊高租金

青年薪資漲幅有限,政府祭出租金補貼,執行率只有五成五,台灣租金指數不斷創歷史新高,居住大不易。圖為街頭租屋看板。本報資料照片
青年薪資漲幅有限,政府祭出租金補貼,執行率只有五成五,台灣租金指數不斷創歷史新高,居住大不易。圖為街頭租屋看板。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蔡先生從十九歲北漂念書、工作,從大三開始以月租五千元住在淡水學生套房,一住就是七年,每天騎車十分鐘到捷運站、再搭卅七分鐘捷運到台北車站;家住桃園青埔的洪先生則是每天開車到台北工作,尖峰塞車五十分鐘是常態。他們以時間換金錢,「住在市區存不到錢」,是年輕人共同心聲。

審計部決算報告指出,租金指數不斷創歷史新高,使得青年必須支付過高的租金,才能解決居住需求;若負擔能力不足,則須被迫承租環境及安全不盡理想的住所。

政府提供社宅租金補貼,卻仍難實現居住正義。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社會住宅與解決高房價,基本上是兩條平行線,租屋市場透明化才是核心。

呂秉怡分析,居住正義分為三塊,一是購屋市場的健全,二是租屋市場的發展跟健全,三是政府介入市場的補貼式住宅政策,包含社會住宅、租金補貼、社宅包租代管等。

不過,社宅興建速度緩慢、租金指數持續上升,讓租屋族負擔更重。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說,台灣的公共政策常會不穩定,不同政黨執政、換政府後不一定會延續前朝政策,在社宅政策上,中央與地方要持續做,新舊政府也要一棒接一棒。

政府提出三百億租金補貼,盼能解決高租金問題,執行率卻只有五成。桃園湯小姐表示,她與兩名室友在台北共租房子,房東聽到她們想申請租金補貼,立即強調若申請租金補貼,使他被政府課稅,就要漲房租來平衡提高的「成本」。

這是租屋族普遍心聲。彭揚凱說,政府希望發租金補貼來降低民眾負擔,原理可以理解,陳水扁擔任總統時也有類似政策,蔡政府補貼更多、資格更寬鬆。但租金補貼「政府送錢,卻沒什麼人要領」,原因出在沒有胡蘿蔔與棒子並祭,只是一味大撒幣。

彭揚凱說,租屋價格上升是政府不願面對租屋黑市、房東地下化的結構性問題。房東常怕租賃事實曝光,拒絕房客請領租金補貼,如果房客堅持申請,房東就漲租金。政府現在不斷補貼的政策事倍功半,「這兩年租金的推高,跟政府濫發補貼有很大關係」。

呂秉怡也認同,租屋市場透明化才是核心。但健全不動產市場的改革、稅制,都在擋人財路,不分藍綠都不會想做。政府只敢發錢補貼、蓋社宅,「會得罪房東的事情,要不是有龐大選票壓力,通常不會動」。

呂秉怡強調,租金補貼或房客可申報房租扣抵所得稅,是在租金上漲過程中,政府可協助房客的政策工具,但房東有七到九成逃漏稅,不論是房客申請租金補貼、房租扣抵所得稅或入戶籍,都會被房東拒絕,也使政策效果打折。

台北車站 套房 居住正義 房客 房東 社宅 社會住宅 租金補貼 陳水扁

延伸閱讀

營建署:持續精進300億租金補貼計畫 戶數創新高

審計部:租屋黑市現象 致中央地方租金補貼執行率低

台中頭家安居開工 花敬群:蓋社宅不會有政治眼光

【重磅快評】韓國瑜社宅掛零?陳其邁別低估民眾智慧

相關新聞

蔡總統社宅政策面臨跳票 7年完工僅2萬多戶

蔡總統社宅政策八年廿萬戶面臨跳票,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前天喊出,蔡總統卸任前「廿萬戶社宅一定兌現」,更加碼開出「百萬社...

有蘿蔔沒棒子 民團:政府濫發補貼反墊高租金

高雄蔡先生從十九歲北漂念書、工作,從大三開始以月租五千元住在淡水學生套房,一住就是七年,每天騎車十分鐘到捷運站、再搭卅七...

陽光行動/社宅租金傳漲聲 民嘆住不起

蔡英文總統八年前喊出要蓋廿萬戶社宅降低國人住房壓力,但建築成本飆高,租金也可能水漲船高,年輕人和弱勢民眾感嘆「社宅租金不...

陽光行動/租金減壓 民團籲推整建型社宅

中央和地方猛拚社會住宅數量,政策陷入「不親民宜居」困境。學者認為,社宅不該只強調蓋多少戶,應回歸怎麼樣幫助弱勢,有效率、...

陽光行動回響/社宅不親民弱勢租不到房 身障團體:應有更多名額

總統蔡英文8年前喊出蓋20萬戶社宅,降低民眾住房壓力,聯合報今天專題報導社宅爭議,點出因建築成本飆高,租金也可能水漲船高...

陽光行動/賴清德擬加碼補貼 民團:先做到「租得好」

準總統賴清德競選期間提出加碼補貼的「四十年新青安貸款」及「協助百萬戶租屋族(五十萬戶社宅、五十萬租金補貼)」等政見,民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