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海篇 東石篇 大武篇 借鏡春日 借鏡日本




去年十月間,一張老婦蹲在台東南迴公路等車的畫面,讓許多人看得心酸。


老婦提著大包小包的重物,要去醫院探望生病的兒子,一根孤伶伶的公車站牌緊鄰大馬路,她只能利用欄杆陰影勉強遮住烈日,等待一小時才一班的公車。


這張照片,不僅讓人看見城鄉差距,也看見高齡者被忽視的移動權。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策畫推出「體檢行的正義」四部曲,首部曲「行的難民」,採訪團隊利用分隔影片,讓大家感受城鄉高齡者就醫路的大不同,也用鏡頭帶大家深入偏鄉,聽聽阿公阿嬤心聲。




82歲阿公,開破車載部落老人。誰能接手?


從旭海村沿199甲縣道開到車城農會約1小時,從車城再到恆春鎮要再開15分鐘。這條路線每周開6天、一開就是30年,駕駛不是小黃司機、不是青年,是綽號「維士比」的82歲阿公林春誧…… 點我看更多





82歲阿公,摔斷腿也寧願騎車。到底為何?


10年前,楊水利阿公騎車到車程20分鐘的朴子購物,卻遭車攔腰撞上,腳掌反折斷了;今年82歲的他,仍寧願每天騎著機車穿越台82線巡田、採購、就醫。「他兒女擔心死了!但怎麼辦?從他家光走去公車站牌就要半小時,如果騎車早就到朴子了」…… 點我看更多








67歲阿嬤,看個病竟得花8小時。如何改善?


67歲的邵朱妹阿嬤,拖著疼痛的腿,走到站牌候車,搭上車後得顛簸近兩個小時,才抵達醫院;就診結束,吃個午餐買點日用品,一跛一跛走到車站,剛好錯過回程車,只好再等上一個半小時…… 點我看更多







在屏東旭海,整個部落靠著82歲的阿公天天開「千歲車」載大家就醫、採買、領錢,村民都說,「沒有他,我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在嘉義東石,洲仔村到最近的公車站牌要1.1公里,阿公曾車禍摔斷腳,仍寧願天天騎車進市區採買,「如果有公車,我們又何必冒險上路?」


在台東大武,最近的公立醫院在57公里外,阿嬤看病往返得花8小時,醫生診斷出關節炎、要開刀,「但,我要怎麼去醫院回診呢?」


少了接駁運具,生了病,就只能聽天由命。他們說,「住在這裡,能不能活下去都看命運。」



今年3月內政部統計顯示,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比率14%,平均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台灣來到了「最老的時代」,預估台灣在8年後老年人口占比更將超過兩成,每5人中就有1人是老人。


交通部統計,死亡車禍事故中以「機老酒」(機車、老人、酒駕)為大宗,但為何老人會成為車禍的高危險群,他們長期「行的正義」是否被漠視。為保護長者而推動的高齡駕駛政策難以深入偏鄉是為什麼?


當我們深入偏鄉,一切都有了解答。從台東大武、嘉義東石到屏東旭海,偏鄉公共運輸的不足,對偏鄉老人而言,騎車、開車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不得不」的選擇



在台北,公車站的動態時刻表,通常會顯示公車還有5分鐘、10分鐘抵達,但在台東,僅有的幾個動態時刻表,常見的卻是「85分鐘」、「120分鐘」,觀光客看見總會歎為觀止、當成奇景拍照留念,然而這卻是當地人每天生活都需依賴的交通工具。


為了讓僅存的客運繼續服務偏鄉,儘管公路總局每年需耗資6億5千多萬元補助偏鄉客運。但除了幹線式、大型的公路客運,能否有透過小巴輻射線式路線將乘客與幹線介接?或是轉為需求式、預約式的接駁方式,深入當地理解村民需要出門的時間、地點,逐一接送?


同樣面臨高齡化的日本正在嘗試不同的做法,在台灣,曾是屏東縣唯一沒有公共運輸的春日鄉也找到解方。



把3小時就醫路縮短,春日DRTS做到了!


九人座的DRTS巴士繞上屏東縣春日鄉蜿蜒難行的山路,3年前的風災讓當地的路斷了,遠在山頭另一邊的士文部落宛如世外桃源,當地老人家要下山回診都需要跋山涉水。DRTS巴士有如當地人的救贖,這天早晨…… 點我看更多






解救高齡交通難民,日本一口氣推3招!


日本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嚴峻挑戰,解決偏鄉高齡人口移動需求成為難題。整體而言,日本正試圖透過有償旅客運送制度、智慧無人巴士運行、移動販售服務等方向,進行各種嘗試…… 點我看更多



採訪:侯俐安、尤聰光、潘欣中、蔡佩芳
編輯:蔡沛真、翁海玲
攝影:劉學聖
影音:王彥鈞、陳煜彬
視覺:楊國長
網頁:蔡沛真、翁海玲、廖克樸
監製:蕭衡倩、何振忠、董谷音、許君吉、盧振昇、施淑妙、潘如瑩、蕭宜君、蔡惠萍
201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