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強!2023年我製造業四分之一研發經費、逾半投資 全靠「這一家」

抗日戰爭

書摘|追求和平、民主的統一國家 蔣介石不願被貶為「獨裁者」

自從蔣介石去世後,很多事情都變了。戒嚴法早就被廢止了,是在1987年7月15日由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廢止的,經國在他父親去世3年後當選總統。自1991年以來的國民大會代表、1992年以來的立法委員,以...

聯合報

【當代散文】楊明/長路汀州

台北的汀州路與新店溪相依,從南機場蜿蜒至萬隆,曲曲折折一走走了二十幾年,終於親抵路名由來的汀州古城看一看。豔陽下穿過車水馬龍的濟川門,常見的古城樓形式,兩邊連接著高高的城牆,城樓橫排三座拱形門洞,中...

生活

照片看歷史/108位高齡泰雅族人在1978年遊台北 霧社事件再次被提起

「霧社事件」於1978年間重新被提起,10月24日來台北參加「高齡山胞遊台北」活動的108位泰雅族老人中,有4人當年參加了這個有名的抗日事件。當年72歲的邱安田與79歲的郭金福,在霧社事件發生時都是...

聯合報

那個挨打的小小兵成了總編輯——老聯合報人張作錦的故事

一個17歲的小小兵,吃不飽,瘦到連槍都舉不起來;他被打到受不了,作了逃兵。小逃兵走投無路,餓得在街頭撿東西吃,成了遊民。好不容易做了小工,有吃有住了,但不堪被當傭人,最後仍回到軍隊作小兵,卻又天真爛...

聯合報

他鄉故鄉/經濟危機從儒家找答案 見證台灣奇蹟 孫震仍有遺憾

2022年5月29日,台灣新冠疫情正往高峰奔去,立院在混亂中三讀通過修正「會計法第99條之一」,形同為陳水扁在總統任內的「國務機要費」案除罪,一連串以假發票報銷公費的案子就此清零。2016年孫震在台...

聯合報

宋美齡抗日演說威力有多驚人?在美掀起旋風 白宮密令反制

2022年7月7日是中日八年抗戰85周年,蔣中正總統夫人宋美齡1943年初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對美國朝野動之以情,爭取支持中國抗日,在美國引起非常大政治迴響,宋美齡演說的政治威力驚人,白宮都為之震動...

聯合報

說不盡、寫袂完、演袂了——傳奇人物廖添丁

文|黃裕元;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那些眼前看不到、耳邊聽不到,聞不到、抓不到、想都想不到的事物,都可稱為「遠方」,讀書,則是我們接觸遠方世界的方法。在識字讀書之前,就開始有人告訴我們遠方的事情,那些...

琅琅悅讀

讓世界看到台灣 聯合報發行NFT回顧冷戰下的兩岸

在全球因戰爭而動盪、台海局勢依舊緊繃的時刻,聯合報近日在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首次發行NFT系列展品,主題鎖定冷戰時期的台灣,從報系累積超過70年的珍貴報導與歷史照片中精選出多張...

琅琅悅讀

甘露水外傳/不願公開「甘露水」原因曝光 訴說3個家族歷經228的痛

台灣首位雕塑家黃土水的名作「甘露水」在北師美術館展出,連月來吸引參觀人潮。許多人都知道「甘露水」塵封近半世紀,但不知相關的3個家族多曾歷經228事件、白色恐怖等時代創痛,成為他們長年無法放下擔憂、晚...

聯合報

【專家之眼】失意抑或失憶—嘆飛虎隊80周年

今年是抗戰時期美國援助中國抗日成立空軍飛虎隊80周年,兩岸都分別舉辦紀念活動,但台北與北京黨政高層與官方重視程度確實是存在著差異,同樣兩岸社會回應狀況,更是顯現出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確實不假。特別是北京...

評論

作家曬書/王文進│浪花淘不盡《未央歌》——鹿橋逝世廿年

作家,哪怕是著作等身的作家,也有他傾慕的作品。他可能對這本書一往情深,也可能只是與它錯身而過,卻留下深刻影響。值此世界閱讀日,聯副策展,蔣勳、王文進、鍾文音、簡白、楊佳嫻、李堯等名家一字排開,分享他...

聯合報

「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 高陽百歲冥誕紀念

1922年出生的當代歷史小說傳奇人物—高陽,於2022年4月11日迎來百歲冥誕。出版高陽代表作《胡雪巖》及他多部作品的聯經出版,逢今年高陽百歲之際,也將推出紅樓夢斷系列《三春爭及初春景》《大野龍蛇》...

琅琅悅讀

南京大屠殺陸年年追悼、台灣全部抹除 正可見兩岸截然相反的走向

香港小學播大屠殺片段 學生受驚大哭與中華民國歷史有深刻連結的南京大屠殺,在中華民國內涵逐漸被異化後,已得不到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公民的注目。彼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 2014年12月13日起,每年這一天都...

聯合報

【台灣紅茶傳奇/下】從清代首墾戶、台灣茶王到抗日英雄 姜家後代續寫傳奇

台灣一代茶王姜阿新一生事業與台灣局勢緊密相連,姜家在台發展史也充分反映台灣史。第14世姜秀鑾是清朝「金廣福」墾號之首,和原住民征戰奪來北埔等地;第18世姜紹祖是抗日英雄,事蹟曾入電影「1895」;姜...

聯合報

張學良便箋失落半世紀尋獲 感念蔣中正夫婦助兒團圓、道盡骨肉分離辛酸

張學良遺留一張超過半世紀的便箋,最近為人尋獲,短箋上簡短數語,道盡張學良骨肉分離的辛酸痛苦。這張便箋是張學良感謝蔣中正與宋美齡夫婦,協助張學良最小的兒子張閭琳一家由美國到台灣團聚,張閭琳是在抗戰期間...

聯合報

蘇致亨/剪出來的電影史: 戰後電影審查特展

文|蘇致亨(策展人)思想自由是一種人權。現在的我們,能以臺灣自由多元的創作環境自豪:我們能以《返校》致自由,反省威權統治時期白色恐怖的不義歷史;在他國受限於審查制度的電影人,也能在臺灣找到得以自由發...

琅琅悅讀

張學良遺物揭密…60年前悄捐5千元 替「他」的墓園種梅松

一位民國文物蒐藏家最近購得一批張學良生前遺留文物,其中有張學良所寫便箋,張學良向朋友說明,他捐贈5000元,提供胡宗南墓園購買種植梅樹與松樹百株。胡宗南遺族當年都不清楚這批梅樹與松樹,到底何人所贈,...

聯合報

到底是誰讓文豪佐藤春夫吃閉門羹?洪棄生與《寄鶴齋詩矕》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個藏品】  在國立臺灣文學館所收藏的洪棄生相關文物中,這套《寄鶴齋詩矕》未必是最稀有、擁有最高價值的藏品。但有趣的是,這套書曾在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的〈殖民地之旅〉中登場,在佐藤春夫訪...

琅琅悅讀

1938年德國報告大讚國軍 解密日本不認的台兒莊會戰慘敗

抗日戰爭第二年爆發的台兒莊會戰,是抗戰初期首度國軍擊敗日軍,日軍對這場會戰,僅承認有六千多人傷亡,日軍部隊是敗退,稍後的徐州會戰才是主要戰鬥。不過,當時駐華德國軍事顧問對於台兒莊會戰的看法,卻與日軍...

聯合報

【被遺忘的老兵/下】從禁婚令到反攻無望 老兵有人孤苦無依、有人忘年之戀

住在高雄左營新祥和山莊的老兵,大多經歷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戰爭改變了他們一生,來台後有因政策,受「禁婚令」限制,直到反攻大陸的大夢成為泡影,即使法令放寬限制,大多與年紀相差好幾輪的陸籍女子結婚,也有...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