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逆轉!貴婦級網紅袁曼軒遭前公婆討豪宅 她扳回一城

嘉義大學爆系主任性騷女學生!緊抱、摸腰、挖破褲洞 校方回應了

幼兒園老師餵幼童安眠藥案、新北檢警今晨第二波搜索 帶回負責人等

吃不下、狂舔毛!專家解析「怕怕貓」跟環境有關:奴才最好別偷懶~

(圖/貼心毛寶- 貓行為諮商與訓練 Pet Buddy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圖/貼心毛寶- 貓行為諮商與訓練 Pet Buddy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貓咪總是很緊張,需要改善嗎?怕人的貓總是摸不到,能不能佛系親訓就好?很多爸媽在養到緊張貓、怕怕貓時,常覺得貓咪不兇也不壞,好像不管他也沒關係。但是芬蘭大學的行為學家在2021年研究證實:貓奴最好還是別偷懶~!

這份研究顯示:最容易引起行為問題的貓咪特質就是「恐懼」,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怕怕貓」、「緊張貓」。怕怕貓可能不只怕人、不給摸抱,還容易對陌生事物和環境變化感到焦慮,甚至會因為食物改變覺得緊張吃不下,慢慢就會出現行為問題...攻擊人類、過度舔毛、亂大小便、甚至生病...

科學家也發現,撇開基因和遺傳因素不談,怕怕貓的個性大多與性別無關,而是 #環境養成。在單貓家庭長大的貓,跟雙貓和多貓家庭比起來更容易成為怕怕貓!

可惜的是,怕怕貓的特徵不像兇貓那麼明顯,他們總是選擇逃跑和躲藏,非常容易被爸媽忽略、也很少得到重視與改善。因此歷年來在貼心毛寶的零恐懼訓練™課程中,我一直不停推廣貓咪的 #FAS (恐懼/焦慮/壓力),教導爸媽辨識、並正視怕怕貓的需求,希望大家都能在問題惡化之前及時幫助他們!

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貓的FAS (恐懼/焦慮/壓力),也不知道該如何辨識,我在新書【養出零壓力貓咪】中有詳細介紹,下次再寫詳細文章跟你分享~

如果還想學其他貓行為知識,可以到官網閱讀更多文章!

參考研究:

Salla Mikkola, Milla Salonen, Emma Hakanen, Sini Sulkama, Hannes Lohi.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Seven Feline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nimals, 2021; 11 (7): 1991

作者「貼心毛寶- 貓行為諮商與訓練 Pet Buddy」行為諮商師吉兒,為全台首位Elite FFCP零恐懼訓練認證師,擁有20年以上浪貓救援與行為問題經驗,諮商時數2000+小時/深度改善150+家庭,著有《養出零壓力貓咪》一書,致力尋找最快速有效的方法解決貓行為問題,幫助爸媽輕鬆養貓不崩潰!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etbuddytraining/

官網:https://www.petbuddytraining.com/

想看可愛萌寵、寵物健康保健資訊、教養方法、帶牠們去哪吃喝玩樂,快來加入寵物部落粉絲團!
點我前往:https://www.facebook.com/udnpet

延伸閱讀

斑馬逃脫逛大街!車陣亂竄網驚「以為在非洲」飼育員揭身世:失去雙親變叛逆

貓咪翻到它像中樂透!收好3種東西「讓毛孩不搗亂」 免訓練更輕鬆

讓狗狗主動進籠!訓練師傳授「籠內訓練」2眉角:不是把汪星人關起來

搭飛機遇「毛茸茸大白熊燦笑」 網揭特殊身分:為什麼我都沒遇到!

相關新聞

影/德州牧場驚傳爆炸!逾1.8萬頭乳牛喪生火海畫面曝

美國德州西部一座乳牛場10日驚傳發生爆炸和火災後,導致超過1.8萬頭乳牛死亡、1人重傷。

嘉大教授攜手中研院 發現深海鐮蝦新物種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張素菁與中研院合作,透過醫學研究常用的micro CT(微米級電腦斷層掃描造影系統)技術,清...

農委會移置浪犬 遭控「假移除真撲殺」

零撲殺政策執行六年,不僅浪犬收容爆滿,遊蕩犬隻也愈來愈多,屢傳出人犬衝突,為此,農委會計畫從六月起,針對全台九個野生動物...

影/不養了!清境農場將22頭安格斯牛全送走 原因曝光

政府推動淨零排放,南投仁愛清境農場為降低場內碳排量,決定結束逾一甲子的飼養牛隻業務,今將22頭安格斯牛送往屏東牧場,藉此...

小鹿受困空屋!專家爬進去傻眼「這不是鹿」 救援同框照網笑:嚇到全身僵硬了

根據《The Dodo》報導,美國一名動物救援人員日前接獲通報,電話那頭表示有隻鹿不明原因受困在空屋底下。當一行人趕抵現場展開救援行動,鑽進洞裡卻發現那根本「不是鹿」,讓救援英雄笑說「我覺得這真的很蠢,但又鬆了一口氣!」

哪種狗最具攻擊性?英國研究顯示不是洛威拿犬 而是「這一種」

每日郵報19日報導,洛威拿犬(Rottweilers)被貼上殘忍犬種的名號並非前所未聞,但飼主可能會驚訝地發現,英國可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