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動物園揭新貌 人猴共生最難

高雄壽山動物園砸五點五億元改建,上周五盛大開園試營運。身為台灣唯一在野生動物棲地興建的動物園,這次改建高雄市長陳其邁更致力推動新動物園運動,首要就是「動物的自由之地」,但壽山動物園長期存在的人猴衝突,似乎在動物自由之地的改造呼聲中,成為配角。
過去在壽山動物園,經常可見小朋友被突然現身的獼猴搶走零食嚇哭,或在舊園區戶外用餐區,桌面常備木棍供遊客驅趕近身獼猴,甚至有園區保全手持漆彈槍嚇阻獼猴。
改建後的壽山動物園,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秘書長林美吟在試營運當天進駐擺攤,對著民眾傳授人猴共生「攻略」,並提醒遊客不餵食,將食物包起來,不要提著塑膠袋。一名推著娃娃車的爸爸,應允後隨即說「我有帶雨傘(可以驅猴)。」林美吟解釋,這裡本來就是獼猴棲地,最好不要有攻擊行為。
新壽山動物園首度規畫幾處室內共食區,讓遊客在固定地點用餐,減少因在戶外進食被獼猴搶食機率。林美吟說,光這一小步,就走了四年之久。
但即便規畫室內共食區,遊客手提食物、塑膠袋的狀況仍未減少,就連園區保全騎著機車來回梭巡,車上也仍備著一根木棍。
打造新壽山動物園的建築師邱文傑說,共生是一個相當困難的議題,他曾提出要設計一處獼猴專屬餵食區,獼猴吃飽了,就不會來騷擾遊客,但這想法很快就遭動物專家否決。邱文傑說,根本問題還是遊客在外面不要吃東西,如果遊客固定在室內吃,獼猴就較不會聚集搶食。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粉專經營者蔡穎昌說,壽山動物園在空間規畫上,將用餐空間集中,的確是解決人猴衝突的新起點,但猴子頻繁騷擾遊客行為,涉及長久以來過度依賴人類食物的歷史脈絡,短時間還是難改變。
蔡穎昌說,動物園有提倡保育的責任,當野生獼猴進入動物園場域,不是要將獼猴隔絕於外,而要提供遊客導覽或機會教育,知道牠們做什麼、為何在這邊,這才是現代動物園存在重要意義,而非只會用木棍或漆彈槍趕跑獼猴。
林美吟也說,民眾到動物園不只是欣賞被豢養的動物,也要學習與這批「原住民」互動之道,不是只想將牠們驅離。
點我前往:https://www.facebook.com/udnpet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