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賴清德520就職演說 聚焦國家團結、對陸釋善意

林中斌/習近平的變通

立場有別西方的半島電台今年七月廿七日報導:政治中立的皮尤研究中心對全球廿四國家三萬對象的民調顯示,其中三分之二對中國印象不佳。百分之七十一中位數的人認為中國無助於世界和平穩定。

北京為慶祝一帶一路倡議十年將舉辦盛大活動,歐洲國家包括已加入一帶一路的義大利、希臘、捷克多不參加。如此的世界局勢,如果只論實際利害,不論道義對錯,應非北京所樂見。人說不容異己的獨裁者,只會一錯再錯,最後走向覆亡。主政十年的習近平會修正路線嗎?

調整。去年二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北京外交部第一副部長樂玉成於一月表示中俄友誼無上限。之後,北京從未譴責俄國。歐洲對俄羅斯不滿於是外溢對北京,增加各類抵制。去年六月樂玉成降調任廣電總局副局長,今年七月廿八日遭免職。

今年四月五日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對紐約時報說,中俄友誼無上限的說法只是個修辭。六月廿七日,半島電視台問傅聰如果烏克蘭收復被俄國占領的地區,傅聰表示:「我不認為有何不可」。

北京顯然在調整對外姿態。但這並非唯一事件。

六月六日,曾被北京稱為披羊皮狼的達賴喇嘛在達蘭薩拉透露北京對他表示願意接觸。北京長期不滿達賴追求西藏獨立。達賴說,其實他早在一九七四年,就放棄追求西藏獨立。○八年後他多次表示願意和北京對話,但無果。

中印二○年邊境劇烈衝突,中印死亡人數各為八十、二十。之後雙方展開軍長會談,遲無具體進展。而今年四月第十八次竟獲突破:各自從五熱點撤退,建立無人緩衝區。同時,中國官媒讚賞印度的獨立外交及大國風範。今年七月中印外長在印尼會面,同意邊境和平對經貿發展之重要。雙方貿易由一二年的六百億美元躍升至二二年的一千四百億。經濟學人七月廿二日報導,中印關係改善已令拉印抗中的西方不安。

近年共軍環台操演不斷加強。據北京稱:其軍演是對美國向台提升外交軍事關係的回應。在此背景下,北京對台七年來原本強硬的態度卻開始緩和。

七年前,五二○上午新任總統小英發表就職演說。中午,北京第一反應良好,私下電話稱「蔡英文善意超過預期」。下午,北京變調,稱就職演說「須補考」,成為官方立場。事後,小英團隊稱:台北被迫倒向美國。

然而,自今春開始,北京就操之在他的範圍裡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台灣受邀訪問大陸的包括:工商團體、縣市里長、教授學者、媒體人士、青年交流協會等。今年七月十五日,金門舉行橫渡至廈門游泳比賽運動會,對岸官員出席並與我官員寒暄。

傳承。二○二一年七月一日是中共百歲壽誕。前紐約時報長年駐北京記者張彥(Ian Johnson)在那天的紐約新書評述稱中國共產黨是全世界最能調適的政黨(the most adaptive party)。從反孔到尊孔。從反市場經濟到駕馭市場經濟。二十大後,北京從嚴控清零到堅決開放,從國進民退到民升國降。內政既已調適,外交似亦跟進。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著有《偶爾言中》)

北京 紐約時報

延伸閱讀

賴清德定義台獨助美方消疑慮?陳以信:言行像陳水扁

銜習近平令勘災 中國副總理張國清6天奔3省

河北水患災民不滿當局安置 定興縣也爆警民衝突

吉達烏克蘭峰會後 王毅:中俄是靠得住的好朋友好夥伴

相關新聞

廖元豪/聯合政府的藍白拖

明明大多數民意都期待政黨輪替,為什麼賴清德還能老神在在?為什麼民進黨在施政與政治人物品德上連番出包,卻似乎吃定多數民意根...

洪蘭/母親是孩子最初的老師

一名學生來找我,說清明節跟她新婚的先生去掃墓時,發現她的公婆和族中長輩都死於阿茲海默症。她嚇了一跳,後悔當時上課時沒有好...

廖元豪/批評以色列=反猶=種族歧視?

美國眾議院五月一日通過「反猶察覺法」(Antisemitism Awareness Act)。它外觀看來是個防止「反猶太...

馬凱/願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此一千古名句,在今天的台灣一定也深得民心。因為,第一,我們的高房價早已成了年輕人...

闕志克/民主政府裡最危險的部門

大法官詹森林在憲法法庭辯論中提問「廢除死刑違反多數民意,但大法官是否一定要跟民意妥協?」這個問題直指憲法法庭存在的根本原...

盛治仁/鑑往知來 一窺「消失的愛」

好友陳文茜最近出版了新書「消失的愛」,乍看書名會以為是談抒情小品,事實上這是去年她在重病下還堅持完成的創作,內容一點都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