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9線大清水明隧道輪胎起火 黑煙密布中午管制封閉

婆婆讚媳公司優…要求把失業小叔「弄進去」 神隊友金句連發擊退

金門軍人釣客遭陸留置近2個月 金防部證實:8日已辦「志願退伍」

盛治仁/抵擋民粹壓力 別忘為何努力

未來8年至少40所大學退場,「淹水線」的私校老師想盡辦法到公校任教。圖為私立大學校園。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未來8年至少40所大學退場,「淹水線」的私校老師想盡辦法到公校任教。圖為私立大學校園。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盛治仁
盛治仁
最近閱讀遠見雜誌關於私立大專院校爆出倒閉潮的深度報導,令人憂心高教未來發展。少子化的海嘯衝擊,在二○二八年會有一波學生數十七點二萬的新低,造成許多私校退場。

造成這個現象有許多原因,遠因當然是當年無視人口發展趨勢的廣設大學錯誤政策。一九八四年全台有廿七所大學和七十七所專科,現在則是有一五八所大專院校,既摧毀了技職教育,又造成大學太多的生存困境。

即使在現在的運作上,也有需要釐清之處。以學費凍漲為例,究竟應該採取自由競爭或是從上管理的角度來思考?如果私立大學教育是希望各校發展特色並自由競爭,則教育部不應該干涉太多而應該鬆綁管理。但現狀是私校如果經營不下去,是交由市場機制淘汰。但經營的過程,包括學費和教學框架,則是受到教育部多面向的管制,是一個矛盾的機制。

私立學校並非先天就一定比不上公立大學,只是在台灣長期的資源分配和管理體制下後天造成的。

從個人謀職的經驗,不覺得公私立大學的師資有絕對的差異。當年畢業申請教職時,只有兩個學校有缺,剛好一公立一私立。意願上當時以國立大學優先,但私立大學提早兩個月展開招聘教師的作業,從書面審查、邀請面試到決定聘用的時間很快完成。等到公立大學通知面試時,已經和私立大學達成聘任協議。在私大任教時,也有公立學校邀請加入,因對環境已熟悉而未異動。

國外的頂尖私立大學所在多有,在全球化的自由市場競爭,並不需要國家資源支助,但也不能有國家力量箝制發展。

雖然國立大學每位學生平均補貼廿五萬,而私立大學則是一萬,這並不表示金錢資源的差異是唯一困難。有企業願意興學培養人才,卻被設置學校的繁瑣規範嚇阻。

遠見雜誌還盤點了私校的財務狀況,發現許多擁有企業捐贈、宗教背景、醫護資源、擁有資產及傳統老牌等特質之私校都具備很健康的財務體質。如果能夠適度鬆綁管理並挹注資源,當可發展成極具特色和競爭力的大學。否則只能坐等私校一家家隨著少子化的曲線下降一一退場,讓台灣只剩下公立大學。這應該不是大家希望看到,但很可能發生的結局。國家教育政策需要立即檢視。

更重要的是,無視未來長期發展趨勢來制定的政策不只是高教,重要的能源政策及兩岸政策亦復如是。要達到二○五○淨零碳排還要能夠穩定供電,可行的路徑究竟為何?非核後有沒有可能做到?兩岸和平和主權尊嚴的兼顧,有什麼具體主張可以長治久安?台灣與美中之間要維持什麼樣的關係最為有利?不要戰爭就要交流協商,二十年前談,十年前談,現在談還是十年後談,如何做對台灣最好?

總統選舉逐漸加溫,幾位主要參選人,有不談實質政策的,有一直批評但沒有因應做法的,也有政策跟自己長期立場相反的,讓選民真不知道該如何決定。

長期政策的制定,要有遠見,也要能夠抵擋選舉時的民粹壓力。不要變成像「人選之人」影集中林月真總統候選人所說,到最後只是為了勝選,而忘記是為了什麼而努力了。(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面試 高教

延伸閱讀

國中會考成績公布 少子化嘉義區考生錄取率破百學校搶學生加劇

大專校院學術研究加給調漲15% 教團籲:私校比照辦理

獨/私校董座兼任教師 監院質疑

台鋼創下接手專輔學校首例 工會憂私校成財團競標對象

相關新聞

廖元豪/聯合政府的藍白拖

明明大多數民意都期待政黨輪替,為什麼賴清德還能老神在在?為什麼民進黨在施政與政治人物品德上連番出包,卻似乎吃定多數民意根...

辛翠玲/立陶宛-領頭羊式的歐盟外交先鋒

刻正競選連任的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在該國媒體詢問台灣問題時,直言不支持我國代表處續以Taiwanese(台灣的/台灣人)命...

葉金川/人口結構與護理人力

台灣現今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問題,人口結構出現急劇變化:我出生那年(一九五○年),有四十二萬多新生兒報到,廿四年後的虎年(一...

洪蘭/母親是孩子最初的老師

一名學生來找我,說清明節跟她新婚的先生去掃墓時,發現她的公婆和族中長輩都死於阿茲海默症。她嚇了一跳,後悔當時上課時沒有好...

廖元豪/批評以色列=反猶=種族歧視?

美國眾議院五月一日通過「反猶察覺法」(Antisemitism Awareness Act)。它外觀看來是個防止「反猶太...

馬凱/願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此一千古名句,在今天的台灣一定也深得民心。因為,第一,我們的高房價早已成了年輕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