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全民挺媽救台灣──母親節有感

本人曾經為文指出,台灣最重要的兩個社會保障制度:勞保及全民健保,必將崩潰,因為四、五十年前,每年生育數四十萬人以上,這些人現在已逐漸進入退休年齡,普遍有三高及長照需求,但能夠提供照顧及繳納勞、健保費的年輕人不斷減少,人口結構成為倒三角形,哪能承擔?小兒科醫學會抱怨缺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護理師到衛生局前抗議人力短缺,其實不單是小兒科,所有醫事人員都將短缺,當然包括長照機構的照服員,且情況會愈演愈烈。
因為缺人,各縣市甚至上演搶人戲碼,拚命向其他縣市民眾招手,招募人口移入。因為人口是一切經濟、政治、社會活動的基礎,包括中央分配款、消費、稅收、可選民代人數等等,都和人口數息息相關。
至於綠營說的「備戰才能止戰」,根本就是鬼扯!廿年前台灣一年出生人數只有廿萬人,男性至多十萬人,即使改回徵兵制,全部服兵役二年,才廿萬名軍人,勉強達到美國的要求。但從歷年生育數推算便可知,未來軍人數目一定每年快速下降,請問台灣要用什麼備戰?小英總統說小孩國家養,更是空話!台灣的稅收占GDP的比率只有十三%左右,比不上美、日、韓,更不要說北歐國家的卅%以上,再請問國家要用什麼來養孩子?
五月是繳稅季,有所得當然應該交稅,國家才有軍隊、警察、公共建設;但想到政府的貪汙、腐化、無能,交的稅不是落在禽獸食祿的官員口袋裡,就是浪費在各項一落成剪綵就不堪使用的公共建設裡,案例罄竹難書,誠實納稅的人怎能不痛心?這個政府敢加稅嗎?民進黨不要選票了嗎?小英就任七周年,居然敢說自己「政績卓著」,蔡政府實在是無恥至極!
所有物種的母親都非常偉大,如爬蟲類的鱷魚,咬合力非常巨大,但就是可以把在沙堆中剛出生的小鱷魚含在嘴裡,送到水邊;獅子、老虎張口就可以把羚羊甚至水牛的頸椎咬斷,但也可以用獠牙溫柔的搬遷小虎、小獅;靈長類把子女抱在懷裡的畫面,更是美極了。
但是我們不可全無付出,卻期待別人的媽媽辛苦去生養小孩,讓小孩們去就學、當兵,進入各行各業、繳稅金、健保費及勞保費,維持社會運作。小孩國家養雖然跳票,但是可以全民挺媽媽。就如北歐國家,不是只有政府提供媽媽產前檢查及生育補助,而是所有工商企業,都對請育兒假的婦女留職又留薪,甚至還享有年資;育兒假最少一年,爸爸比照。因此就算是單身婦女,只要想當媽媽就可安心去生養子女,也就是所有的婦女都擁有生育權(及不生育權)。唯有如此,才能夠真正救台灣!(作者為退休教授、前衛生署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