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太認真」 教授吃播帶火美食考古

張良仁教授一邊吃播一邊談考古知識,受到廣大網友喜愛。圖為他打卡湯包店。(取材自紫牛新聞)
張良仁教授一邊吃播一邊談考古知識,受到廣大網友喜愛。圖為他打卡湯包店。(取材自紫牛新聞)

中國人最早擼的串,出現在寧夏中衛的長樂漢墓;油條為啥成對炸?因為南宋臨安攤主替岳飛鳴不平,把秦檜夫婦捏成了「炸檜」...。近日,南京大學考古學教授張良仁在抖音開設帳號,用輕鬆活潑形式,一邊「探店」一邊講述美食中的考古知識,因「吃飯太認真」在網上火「出圈」。

紫牛新聞報導,張良仁是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考古系,畢業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後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博士學位,於2014年加入南京大學歷史學院。主要從事中國西北和歐亞大陸史前考古。

吃到南京小吃糖粥藕,張良仁講起了馬王堆漢墓出土的2000多年前的藕片湯,由此說到考古中有機物的保護技術;吃到酸菜魚,他介紹酸菜的做法源自《詩經》中記載的「菹」;吃湯包時他追溯了蒸籠近7000年的歷史。從食材到器具、烹飪做法,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知識。

「我飽了,你們呢?有沒有被知識餵飽呢?」張良仁以嚴謹的學者形象出鏡,又隨口說出幽默風趣的話語,深受網友的喜愛,有網友評價短視頻中的他是「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孤獨美食家』」。

新京報刊登評論指出,從事36年考古的張良仁,一度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之所以選擇破圈而出,因為他希望藉短影片的火,讓「冷門」的考古知識熱起來,被更多年輕人了解、喜愛,吸引更多有志於考古的伙伴投身其中。

評論稱,與單調的文字、繁複的表格相比,用視訊影像傳播知識,用最有趣的方式,播撒知識的種子,也更容易讓受眾接受和喜愛。今時今日,鑽研冷門學問的大家,不僅有坐穩「冷板凳」的定力,也有「炒熱」知識大餐的廚藝。

評論認為,這樣充滿知識含量的「吃播」,令人耳目一新。此前,胡吃海塞的「吃播」、「大胃王」不僅浪費食物,更是一種自傷行為,甚至發生了送醫身亡的悲劇。如今,張良仁的走紅,也說明了「知識含金量也能帶來大流量」。讓真正的知識回歸生活,接上普羅大眾生活的天線。

吃播 抖音 美食

延伸閱讀

全家便利商店聯手Netflix台劇排行冠軍《美食無間》推創意美食!還有4款限量耶誕杯塞快收集

尋覓西拉雅!老饕口袋名單 與六甲美食相遇

夢幻蔚藍步道! 基隆「望幽谷濱海步道」輕鬆好拍 順遊潮境公園、八斗子漁港吃美食

雙北哪些夜市低調又強? 多人力推這一處:很多內行人才知道的美食

相關新聞

女外送員半個月偷吃40份外賣 警見「這幕詭異畫面」嚇壞:她特能吃

大陸北京市朝陽區近期傳出外送員偷吃外賣事件,犯嫌已遭刑事拘留,卻因半...

沒有容貌焦慮!28歲女徒步西藏大變樣 網友驚:滄桑如58歲

近日,一位推車徒步進入西藏的女子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只有28歲的她在徒步旅行後,皮膚變得粗糙黝黑,讓網友驚嘆「像58歲大媽」。對此,她不以為意,表示自己沒有產生過容貌焦慮,只要身體健康就行了,更不會為此放棄徒步。

她的上班「保暖穿搭」被主管嫌棄! 網掀「比醜」衝熱搜

中國一名女子近日曬出自己的上班穿搭影片,因天氣寒冷,公司不開暖氣,她只好穿上層層衣物將全身裹緊緊。然而這套「保暖上班穿搭...

外送員花239萬入住法拍屋 換燈泡驚見「天花板藏2.6億現金」天人交戰

該說是意外的驚喜嗎?一名男子三年前以56萬人民幣(約新台幣239萬元)買下一間法拍屋,某天換燈泡時發現天花板掉出6200萬人民幣的現金(約新台幣2.6億元),相當震驚。經過一番思考和掙扎,考量到私下侵占這筆錢可能會讓自己身陷牢獄之災,於是報案交由警方處理,卻也讓他獲得公司獎勵誠實的2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5萬元)。

百貨商場設許願亭留言竟祝「全家人長…」惹爆笑 網友:尋孝子

龍年將至,大家互道祝福語,屯門有商場因應農曆新年特別設有「許願亭」,讓街坊寫下新年祝福語貼在告示板上。不過,有網友發現其中1張便利貼上竟寫上「想全家人長病百歲」,疑是書寫者誤將「命」寫成「病」,整個祝福意思完全倒轉,令人啼笑皆非!

兒孫滿堂變噩夢!公公發紅包發到「眼神死」片瘋傳 網友:太殘忍

農曆新年龍年到,兒孫滿堂是不少人的願望,但如果有一大班孫兒排著隊來領紅包,隨時發到你「懷疑人生」!中國大陸廣傳多段片段,指3姊妹一起回娘家度假,更帶同一地孫兒到來,結果上廁所排隊,吃飯排隊,連領紅包零用錢都大排長龍,令發錢的外公發到搖頭嘆息,其「眼神死」更爆紅網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