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吃剩菜…性價比高又驚喜 「剩菜盲盒」被年輕人瘋搶

惜食魔法袋的使用介面,使用者只能看到品牌與價錢。(取材自紅餐網)
惜食魔法袋的使用介面,使用者只能看到品牌與價錢。(取材自紅餐網)

近期,成都刮起「吃剩菜」風,這裡的剩菜不是別人吃剩的飯菜,而是面臨過期的食物。人民幣11.9元(新台幣51元)拿下原價人民幣35元(新台幣151元)的麵包、人民幣12.9元(新台幣55元)拿下原價人民幣30元(新台幣129元)的壽司,低廉的價格就能買到大量的食物,令年輕人對「剩菜盲盒」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追捧。

紅餐網報導,「惜食魔法袋」日前宣布入駐重慶,再次引發網友對「剩菜盲盒」的關注。「惜食魔法袋」是一個小程序,其中販賣的盲盒價格多為11.9元和15.9元(新台幣68元),裡面的食物以烘焙甜點、簡餐輕食、牛奶製品為主。其中不乏麵包新語、墨茉點心局、原麥山丘、沁園、仟吉等知名餐飲品牌

雖然消費者無法指定盲盒內的產品,但袋中食物的價值會超過盲盒的售價,主打物超所值。有人花11.9元買了麵包盲盒,開出了一大一小兩個麵包,生產日期均為當日,兩款麵包原價總和近40元。消費者以約三分之一的金額買到了,的確十分優惠。

正是這種打開時的驚喜感,與極高的性價比,同時還踩在社會「反浪費」的風口上,讓年輕人對「剩菜盲盒」樂此不疲。於是「袋走pack-age」、「兜著走」、「米粒盒子」、「八點以後ZFW」等不少專注於「剩菜盲盒」的軟體也應運而生。

半月談評論,杜絕食品浪費絕不是一時一地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會共同行動、長期堅持。我們期待有更多像「剩菜盲盒」這樣的小妙招出現,在機制創新上打開更多「腦洞」,避免食品浪費。

不過「剩菜盲盒」仍存在口味不佳、以劣質品充數、食物發黴等問題。更有消費者表示,食用後出現身體不適、吃到異物投訴無門的情況。

羊城晚報評論,「剩菜盲盒」本質上是小眾商品。令人擔憂的是,為了達到清倉促銷效果,平台和商家都沒有標注有效日期,將「剩菜盲盒」變成了「到期盲盒」,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也容易造成商家將過期商品冒充「到期剩菜」加以銷售。

「剩菜盲盒」大包裝、大分量所帶來的二次浪費、無有效期限標識的食品安全隱患,都說明重清倉輕食安的「剩菜盲盒」模式恐怕難以繼續下去。

米粒盒子的使用介面。(取材自紅餐網)
米粒盒子的使用介面。(取材自紅餐網)

食品安全 品牌 烘焙 麵包

延伸閱讀

遭對手王鴻薇酸「林9萬」 林飛帆反擊回應了

提名惹議 賴清德:依黨規推「民主大聯盟」栽培年輕人

「楊枝甘露」銅板價開吃!全聯、大潤發「芒果季」甜點、麵包同步登場

「一坪30萬的房子都不敢買」 他嘆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反遭網轟

相關新聞

陸神童昔16歲讀博士…今靠爸媽接濟 他讚滿意:不用看人臉色

28歲的中國青年張炘煬16歲就讀博士,曾被譽為「神童」,後來花了8年才拿到博士學位。如今他沒有固定工作,銀行卡只剩人民幣...

年薪逾400萬!他當「小三分離師」不敢告訴女友:要讓第三者愛上我

中國大陸出現一個高薪的新興職業「小三分離師」,通常是受僱於原配,採用欺騙和勾引,甚至假結婚等各種方式,來破壞第三者和原配的伴侶之間的感情,將他們拆散。有「小三分離師」每年可接最多七個案子,收入就能達到百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30萬元)。

陸人在非洲開餐廳趕走台灣客 闆娘怒嗆:自稱Taiwanese都給我滾蛋

中國大陸有一名女子前往非洲辛巴威(中國大陸譯名:津巴布韋)開中式餐館,近日在抖音上傳一支影片,畫面為許多非裔女子坐在餐廳裡,笑著對鏡頭揮手打招呼的場景。影片中老闆娘提到日前有一名台灣女子用餐時表明自己不是中國人,當場被拒絕招待,直呼「Taiwanese都給我滾蛋」,在網路上引起轟動。

好想家!陸女來台交換「人際碰壁」痛哭 網勸在台灣沒1障礙:獨立一點吧

一個人獨自在外地讀書,除了需要適應當地的生活模式、物價水準等,也要調適想念家鄉和家人的心情...

刮花1972萬「移動豪宅」!三輪車伯伯擦撞法拉利 車主求償這價錢被讚大方

老人家刮花天價法拉利!上海有伯伯日前騎電動三輪車亂過馬路,不慎擦撞1輛黃色法拉利,影片引起熱議…

被妻子罵「沒用」後爆炸!狠男自宮狠切4刀 放話「很貴就切了」嚇壞醫生

吵架時很容易失去理智,一不小心恐釀成大錯。大陸一名男子跟妻子吵架時被罵了一句「沒用」後理智斷線,當場拿起水果刀自宮,怒切4刀且下手之重。事後男子因大出血而被送醫,沒想到他卻告訴醫生「治療太貴的話就切了(生殖器)」,充滿骨氣的發言讓醫護人員為之震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