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訕笑資源班惹眾怒!七寶媽三度道歉緊急關社群帳號 網翻黑歷史酸:去避風頭

童年全家擠一坪造假?徐巧芯秀照片打臉 曝「早餐店賺兩萬」辛酸

美媒:中共編纂清史 需符習近平「正確歷史觀」

中國二十多年來投入了龐大人力及資源來編纂「清史」,美媒報導,隨著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推行「正確歷史觀」,官方專家去年審讀書稿後要求修改,令歷史與習近平對未來的願景更協調。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26日報導,幾十年來中國學者按照中共要求,一直在編纂一部清朝正史。其實中共在毛澤東執政初期,已首次探討編纂清史的想法,目的是取代1928年刊印而不夠完備的「清史稿」。在當時的總理周恩來支持下,「清史」編纂項目開始初具規模,但因1966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而中斷。

2002年中共領導人重新啟動了這一項目。多年來,中國政府投入了數千名研究人員和巨額資金來完成這項任務,撰寫了一份長達100多卷、數千萬字的草稿。

清朝對於中共稱其將中國從外國列強施加的「百年屈辱」中拯救出來這一敘事來說是非常重要。這段歷史始於清朝政府在1839年開始的鴉片戰爭中戰敗,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當前的疆域很大程度上繼承自清朝,其正當性也與清朝時期的領土主張密切相關。

報導指出,中國人民清史研究專家戴逸是清史編纂委員會的首任主任,他的團隊於2018年底將新修訂的「清史」送審稿報送上級部門。

審讀工作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有官方背景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歷史研究院主持。中國歷史研究院是根據習近平指示成立的。

報導指出,約有130名專家被指派審讀書稿,他們於2023年發布一份多達130萬字的審讀報告。

熟悉「清史」項目的人士稱,審讀者表示,書稿應強調清朝統治者「統治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種說法有助中共證明目前對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和其他非漢族群體聚居的廣泛領土的統治具正當性。

另一個批評意見是書稿中有關西方列強如何塑造了中國政治變革的描述。知情人士引述審讀者表示,他們希望淡化西方對清朝政治改革的影響,同時強調外國帝國主義對中國社會的負面影響。

另有知情人士表示,審讀者的批評集中於政治問題,包括指書稿「沒有為人民說話」。多位審讀者也指書稿過於偏離官方觀點,要求進行修改,使過往歷史與習近平對未來的願景能更加協調。

報導形容,這反映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歷史的作用既重要又充滿政治色彩。習近平憑藉中國對自身歷史的神往,推行他的「正確歷史觀」,旨在強化他的民族復興「中國夢」。在實際執行中,這意味著宣揚民族主義敘事,將中共塑造成中國實現勢不可擋的崛起的唯一保障,同時壓制與官方教條相悖的其他歷史性觀點。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清史專家克勞斯里(Pamela Kyle Crossley)表示,習近平反對把清朝描繪成一個征服帝國,因為這可能助長西藏和新疆等邊疆地區的分裂主義情緒,並助長台灣正式獨立的呼聲。

克勞斯里表示,根據習近平的說法,中國歷史上沒有征服的經歷,只有渴望成為中國人的「愉快統一」。

報導指出,目前還未知「清史」何時出版。

中共 習近平 願景

延伸閱讀

路透稱習近平27日將會晤美商界領袖 與會名單曝光

有望二度「馬習會」? 陳建仁:盼馬向習近平宣示主權

提醒台灣斷交之痛?陸高調慶祝與宏都拉斯建交一周年

馬英九再赴中有望二會習近平 綠委:無代表性不必期待

相關新聞

習近平會布林肯:兩國應做夥伴

暌違近一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於北京再度會見來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習近平強調,兩國應該做夥伴,而不是當對手;應該彼...

布林肯離滬抵北京:美中應管控雙邊關係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廿四日抵達上海,展開對大陸三天的訪問,他在昨天傍晚已經抵達北京,並將與中共外長王毅會面,大陸國家主席習近...

布林肯訪中誠意多少?陸學者:觀察美對台獨冒險的管控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24日至26日期間訪中國大陸,外界關注中美將關注台灣議題。對此,上海東亞所副所長包承柯25日對本報表示...

國台辦:將積極推動兩岸旅遊 朱鳳蓮稱民進黨未解除禁團令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在與前總統馬英九會面時提出,「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對於兩岸旅遊交往議題,大陸國台辦發言... 國台辦:積極推動兩岸旅遊 王國材強調我方已釋善意

國台辦表態推旅遊等兩岸交流 賴正鎰籲恢復團客赴陸

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馬習二會」上,表態「樂見大陸民眾多去台灣看一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4日說,「將採取積極措施...

西太海軍論壇青島登場 美司令出席

由中共海軍主辦的第十九屆西太平洋海軍論壇今起在山東青島登場,外界關注美方出席將領層級,而港媒指出美國將由太平洋艦隊司令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