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老天有眼發生大地震」引爭議 柯建銘道歉說原意

阿根廷傳奇教練過世!將足球升華為國家文化的球場哲學家

知名手搖飲小編「性暗示發文」遭撻伐 店長道歉:他自責大哭

華郵揭露香港抗爭囚犯 獄中接受「去激化」教育

今年6月是香港反送中運動4週年,華盛頓郵報揭露,因參與「反送中」而在囚的21歲以下人士,在獄中接受壓制「激進」政治思想的「去激化」教育過程,包括要對以往的抗爭行為公開懺悔。

香港懲教署2022年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出,因應2019年的「黑暴」事件,大量涉及嚴重罪行及「思想激進」的違法者被還押或定罪。

懲教署稱,為協助他們「擺脫激進思想及行為」,會以不同的「激進思想特徵」對他們進行評估,並提供「去激化」更生項目,包括認識中國歷史及國民教育、心理及價值觀重整等。

華郵8日以「香港監獄迫使年輕抗爭者效忠中國」為題報導指出,據香港懲教署資料,截至今年4月30日有871名年輕犯人參與「去激化」項目,當中70%與「反送中」運動有關,最年輕的只有14歲。

懲教署拒絕就「去激化」項目提供具體內容,華郵分別訪問了3名及10名已完成服刑的成年及少年囚犯,他們入獄與反送中運動有關,以及2名前懲教署職員。

前懲教署職員表示,「去激化」項目的目的是令囚犯覺得無助,阻止最年輕的囚犯日後參與抗爭,「甚至阻止他們在香港看到未來。」

該職員表示,獲得明確的指示,是要令囚犯完成服刑後參與政治活動的慾望愈來愈少,「他們反而想設法離開香港。」

少年囚犯Leo說:「真正慢慢削弱你抗爭鬥志的,是每天在監獄裡的生活…被針對,被壓迫,被沉默。」

Leo表示,「這是24小時洗腦」。

其中一項「去激化」項目是提升少年囚犯的國民身分認同。Leo表示,講課時有攝影師在場,房間裡裝有專門拍攝囚犯的攝影機,在懲教署發布的宣傳影片中,「你可以看到我們像木頭一樣坐在那裡。」

另一名少年囚犯Man,2019年7月一次抗爭中用雨傘打一名警察,並從噴胡椒噴霧的警察中協助另一名抗爭者逃走。Man其後被法院判入少年懲教所逾2年。

Man說,每天要接受中式步操訓練,不可以再用英語Sir稱呼長官,要改用中文。

報導指出,懲教署設立「青少年研習所」,是透過親社會導向的心理治療,強化少年囚犯調節情緒的能力。

少年囚犯可以邀請家長參與一些活動,其中一項活動是囚犯寫道歉信給家庭或國家,並要在懲教署職員、家長或其他囚犯面前大聲讀出來。

報導引述一名前懲教署心理學家表示,因為政治犯增加及受到懲教署的壓力,心理治療的環節變成懺悔,囚犯要對以往的政治行為感到悔恨,及承認以前的想法很極端。

報導又指出,囚犯要觀看被指為中國大外宣電影「長津湖戰役」,部分囚犯在幾週內觀看這部電影數次,並要填表寫出最喜歡的角色是誰。

報導引述前懲教署職員表示,香港當局要求監獄職員及治療師等,重點監視政治犯,及與警方分享相關資料。每天早上,職員要提交因違反國安法或參與反送中運動被捕的知名犯人的每日活動報告,「這些報告以前是沒有的」。

據報導,受訪的少年囚犯中,除了一人,其他人都表示沒有後悔參與反送中運動。其中一人說:「我很固執,你說的話不會影響我,但表面上我會裝作我認同你,免得有麻煩。」

香港迄今與反送中運動有關而被捕已超過1萬人,當中1/3被檢控,其中250人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

反送中 運動 香港

延伸閱讀

香港梵克雅寶珠寶學校展 當代藝術家Daniel Brush創作

香港又見隨機砍人? 女遭陌生男殺傷 嫌犯逃逸

香港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煽惑罪脫 律政司上訴獲准

雙黃鴨「長高長大」 香港維多利亞港啟航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法國、歐盟 今三邊會談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抵達法國,展開對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等歐洲三國的國是訪問,也是他時隔五年再度訪歐。

習近平今訪法 馬克宏:我們需要中國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五日)出訪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歐洲三國,是他近五年來首度訪歐。從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接受「經濟學...

大陸海警 第6度巡查金門海域

金門漁船翻覆二死案遲未解決,大陸海警局昨天繼續在金門海域「常態化執法巡查」,大陸海警發布的地圖顯示海警船距離大、小金門分...

北韓恢復允許大陸公派留學生入境 新冠疫情後首次

據中國大陸駐北韓大使館消息,41名大陸政府獎學金留學人員2日抵達北韓首都平壤。這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北韓首次允許外國公派...

新規上路 台人禁任陸黨政軍職擴大

陸委會今年初曾預告,修正禁止國人擔任中共黨政軍職務公告例示,將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大陸海協會、全國台聯、孔子學院等具政治性的...

廣東高速坍塌事故 增至48死30傷

大陸廣東梅大高速公路茶陽段一日凌晨發生路面塌陷事故,截至二日下午二時,已發現廿三輛車陷落,死亡人數上修至四十八人,卅人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