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點名「季將軍」開價2億美金喬副手 季麟連發聲了

每年收掉逾6百家! 未來15年內恐找嘸中藥行

36年前返陸探親找到初戀 台灣老兵「身不由己文」被翻出惹哭大批網友

秦剛會晤伯恩斯 陸學者:中美外長會面或提上議程

大陸外長秦剛8日與美國駐北京大使伯恩斯會見,有大陸涉美學者認為,雙方外長會面的討論或將提上議程。(圖/取自大陸外交部官網)
大陸外長秦剛8日與美國駐北京大使伯恩斯會見,有大陸涉美學者認為,雙方外長會面的討論或將提上議程。(圖/取自大陸外交部官網)

大陸外長秦剛8日與美國駐北京大使伯恩斯會見,引起眾多關注,對於此次會見,有大陸學者表示這是北京對美方近期喊話的回應,並強調伯恩斯日前造訪大陸大學座談時,曾表示反對台獨。另外也有大陸學者認為,雙方外長級別會面或將提上議程。

秦剛在與伯恩斯(Nicholas Burns)會見時強調,「當務之急是穩定中美關係、避免螺旋式下滑,防止中美之間出現意外」,也呼籲美方應該「扣好中美關係的第一粒紐扣」,也必須尊重大陸的紅線底線,「停止繼續掏空一個中國原則」。

對於這次會見,澎湃新聞援引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分析指,這是大陸「對美方最近一系列的喊話、表態作出的一種回應」。此次會見需要注意的背景,即回應美方最近一系列對大陸喊話以及表態。「美方呼籲要溝通、對話,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防止雙邊關係進一步惡化。若關係惡化,溝通對話也失去了意義」。

吳心伯還補充稱,伯恩斯4月26日到復旦大學交流,拜訪復旦美國研究中心,與教師代表和20餘位學生代表進行交流,當學生問及伯恩斯為何不提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反對台獨時,伯恩斯表示「美國反對台獨」。

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則指出,此次會見釋放出三個比較明確的信號:重申北京在處理中美關係上的一貫立場;明確表達了是美國一系列錯誤言行致使中美關係再遇寒冰;要求美方深刻反思、及時改正,推動中美關係回到正軌。

吳心伯認為,接下來中美之間的一些交流和對話可能將陸續啟動。然而受到選舉政治等美國國內因素的影響,美方仍在諸多行動「說一套做一套」的本質或難以從根本上改變。

而大陸官媒環球時報則引述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分析指,此次秦剛會見伯恩斯,表明兩國外交接觸的層級有所上升,也意味著兩國外長級別的會面或將進入討論議程。

大陸中國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則認為,雙方能夠見面,說明北京有真誠的意願,希望中美關係穩定下來,也希望華盛頓在中美關係的處理上負起責任,「毫無疑問,伯恩斯將把中方釋出的信號傳遞給美國國內,但白宮究竟能接受多少、改成多少,仍存疑問」。

吕祥則認為,在大陸官方通稿中提到「希望伯恩斯在中國多接觸、多交流、多思考,做中美間的紐帶橋梁,作出建設性努力」,這其中也「包含了對伯恩斯本人委婉的批評和善意的勸告」。

此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原定2月初訪陸,但因為「氣球事件」取消行程,迄今未有重啟,而北京也從1月初至今尚未派任新的駐美大使。

美國 伯恩斯

延伸閱讀

秦剛會晤伯恩斯 陸學者:中美對話可能陸續啟動

秦剛晤勃恩斯 學者:中美缺互信結構性障礙難解

中美會因台灣而戰?秦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秦剛會伯恩斯後 美國務院表明布林肯想訪陸、一中政策沒變

相關新聞

福建艦測試靜載發射 估年底海試

中共航艦發展引起外媒關注,據美國媒體披露,中共最新型航艦「福建艦」開始對其電磁彈射系統進行「靜載」發射測試,為其下一步「...

WHO:大陸目前呼吸道肺炎激增數量不如新冠疫情前多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表示,中國大陸目前出現的呼吸道感染病例激增數量,沒有新冠疫情前那麼多。

中日韓外長推動峰會 三國同意召開領袖會談

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及南韓外長朴振,廿六日在釜山舉行暌違四年三個月的中日韓三國外長會,歷時約九十至...

法外長訪陸 王毅:中歐攜手避新冷戰

大陸總理李強與大陸外長王毅廿四日分別會見到訪北京的法國外長科隆納,王毅與科隆納主持雙方合作機制會議,焦中法教育、科技、文...

救觀光 陸擴大單方面免簽入境

大陸疫後,海外遊客、商務人士來陸數量恢復遠不如預期,大陸外交部昨天日宣布,對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六...

黎智英等國安案是否送中降溫 專家分析:恐掀外交角力

香港建制派揚言美國會議員提出的制裁法案,或引發國安案送交中國審理,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會否「送中」受關注。港府連日來就事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