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地震 「手機叫不停」 那瑪夏區全區停電陷黑暗

南部凌晨強震 台南楠西山區傳出有民宅倒塌

南部凌晨強震 台南楠西山區傳出有民宅倒塌

龍年走春拜神 新竹市推6大特色廟宇行程祈求好運

「天公壇」原名金闕殿,創建於乾隆年間,主祀玉皇大帝,為北台灣唯一主祀玉皇大帝的寺廟。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天公壇」原名金闕殿,創建於乾隆年間,主祀玉皇大帝,為北台灣唯一主祀玉皇大帝的寺廟。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春節期間到廟裡祈福是台灣人不可或缺的新年活動,新竹市政府推出「寺廟走春」行程,推薦6大特色廟宇,包括新竹都城隍廟、普天宮、竹蓮寺、長和宮、關帝廟、天公壇等,邀請民眾春節假期體驗寺廟特有歷史文化及建築。

新竹市民政處長施淑婷指出,「新竹都城隍廟」是新竹市最具代表性的廟宇之一,歷史悠久、建築風格獨特。被晉封為「威靈公都城隍」的新竹城隍廟,已有275年的歷史,是全台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在正殿更有光緒皇帝御賜的「金門保障」匾額。

位於竹市東區的古奇峰「普天宮」,高達120尺的關公塑像為顯著地標,除關聖帝君外,最為著名為月老星君,普天宮春節期間打造壯觀的龍年花燈展示,提供給民眾拍照打卡。

俗稱新竹觀音亭的「竹蓮寺」寺內供奉了3尊觀音菩薩,大媽、二媽、三媽皆以泥塑金身、頂戴五佛冠坐鎮大殿,並保存全台罕見有雙龍護邊裝飾的「大海慈雲」御賜金匾。

「長和宮」位在北門街上與水仙宮並肩排站,興建於竹塹北門城外,故俗稱外媽祖,相傳在宋太宗雍熙4年(987年)媽祖仙逝後,所遺留的頭髮,分成3份製成3尊軟身神像,長和宮正殿主祀的湄洲媽祖廟三媽軟身神像,其髮髻就是來自媽祖遺世真體。

新竹「關帝廟」歷史悠久,位於市中心,是竹市保存完整的傳統廟宇之一。為典型祭祀武廟,穿越精雕細琢的牌樓,朱紅大門上畫的不是門神,取代的是一百零八顆的金色門釘,氣派地彰顯出宮廟格局。

「天公壇」原名金闕殿,創建於乾隆年間,主祀玉皇大帝,為北台灣唯一主祀玉皇大帝的寺廟,廟宇雕刻繁麗,興建了九龍柱之後更顯氣派,香火裊裊傾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長和宮」位在北門街上與水仙宮並肩排站,興建於竹塹北門城外,故俗稱外媽祖。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長和宮」位在北門街上與水仙宮並肩排站,興建於竹塹北門城外,故俗稱外媽祖。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俗稱新竹觀音亭的「竹蓮寺」寺內供奉了3尊觀音菩薩,大媽、二媽、三媽皆以泥塑金身、頂戴五佛冠坐鎮大殿。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俗稱新竹觀音亭的「竹蓮寺」寺內供奉了3尊觀音菩薩,大媽、二媽、三媽皆以泥塑金身、頂戴五佛冠坐鎮大殿。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關帝廟」歷史悠久,位於市中心,是竹市保存完整的傳統廟宇之一。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關帝廟」歷史悠久,位於市中心,是竹市保存完整的傳統廟宇之一。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位於竹市東區的古奇峰「普天宮」,高達120尺的關公塑像為顯著地標。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位於竹市東區的古奇峰「普天宮」,高達120尺的關公塑像為顯著地標。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都城隍廟」是新竹市最具代表性的廟宇之一,歷史悠久、建築風格獨特。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都城隍廟」是新竹市最具代表性的廟宇之一,歷史悠久、建築風格獨特。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城隍廟 媽祖 新竹

延伸閱讀

威力無比、歡樂無限:符合中國文化又獨樹一幟的木須龍

新春勤跑新北7間廟為備戰2026? 黃國昌:柯給的責任區

超過5年未調 高虹安提高績優運動選手及教練獎勵金

初一走春拜廟…全台五分之一人口注意這事 口罩也防不了

相關新聞

拱天宮擲筊進香日程 「粉紅超跑」5月2日出發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十五日、俗稱尾牙,也是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媽祖擲杯、擇日明年南下北港參香的大日子!下午1點左右,廟方...

竹縣意外死亡救助金30萬放寬年齡限制 設籍滿6月就符合

新竹縣政府今天宣布竹縣意外事故致死救助金將放寬年齡限制,原先僅補助年滿15歲以上的縣民,放寬後將能涵蓋更多弱勢族群,縣府...

中壢國民運動中心昨緊急停用 竟是有人在SPA池做缺德事

桃園市中壢區中壢國民運動中心昨晚上緊急公告SPA池發現排泄物暫停開放,引起許多運動民眾吃驚,市政府體育局今天下午表示,經...

獨/張善政小內閣異動 傳新任原民局長巫師身分超特殊

桃園市政府人事異動,原民局長陳姿伶因生涯規畫請辭,經市長張善政同意,今天辦理離職;據傳新局長人選已經確定,其學經歷不但橫...

新竹縣智慧城市跨大步 數據平台、客語智能客服服務上線

新竹縣推動智慧城市跨大步,將有兩項創新的智慧服務上線,新成立的數據平台整合竹縣既有開放及系統資料,結合開放資料集等資訊,...

為減少重複舉發引發民怨 桃園12/1起交通違規逕舉全面電子化

許多民眾都有違規停車遭開單經驗,如駕駛當下不在場,警方就會先開出「違規停車逕行舉發標示單(俗稱白單)」置放於違停車輛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