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沒了!新款iPad Pro、iPad Air不再附贈蘋果Logo貼紙 「數量有限」只剩1方法能拿

是飛黃騰達或鋃鐺入獄?一表看總統府歷任侍衛長角色為何

沈建宏暴走控前女友約砲、做八大! 女方改口認:他劈一次腿而已

砸3億元推在宅急症照護 健保署搭遠距通訊 最快7月試辦

健保署昨日召開共擬會議通過「在宅急症照護」,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試辦計畫,目標第一年有1萬人受惠。本報資料照片
健保署昨日召開共擬會議通過「在宅急症照護」,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試辦計畫,目標第一年有1萬人受惠。本報資料照片

醫院急診擁擠、住院等半天?健保署昨召開共擬會議通過「在宅急症照護」,預計今年下半年推出試辦計畫,讓部分急診個案可以就近在宅照顧,一方面減少醫院負擔、一方面也解決病患的生活照顧問題。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會搭配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在7月上路,推估半年經費約為3.5億元。

收案對象前提為肺炎、泌尿道或是軟組織感染者,應住院治療,但適合在宅照顧者,並且要符合下列三個模式。模式A為居家個案,為原本為居家照護、居家安寧收案者;模式B為長照機構住民;模式C為急診個案且失能(巴氏量表不到60分)者。

石崇良表示,模式A照護團隊服務原先「老病人」,模式B為照護團隊到機構巡診,搭配衛福部長照司的減少機構住民治醫療機構就醫方案。模式C則是由急診壅塞的醫院提出申請,特別希望解決現在病床擠、急診候床久等狀況,可以透過在宅醫療收案減輕醫院負擔。

另一方面,石崇良指出,肺炎、泌尿道或是軟組織等三類感染者,多需要打抗生素等,而上述民眾不只有感染問題,在醫院生活照顧的困難比醫療詔告更大,護理人員無法負擔生活照護,家屬還要另請看護或是自行照顧相當辛苦。若是透過在宅可以留在家裡或是長照機構等地,不影響原本的生活起居,不只讓資源更有效利用,也可以減少家屬奔波醫院的困擾。

石崇良表示,健保共擬會議已經通過,但會採取提出計畫的方式擇優試辦,屆時6個醫療區域都會有團隊執行試辦,會先對外召開說明會,讓符合資格、有意願的團隊申請,經過審核通過後,7月1日搭配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一起實施。下半年預算約3.5億元,包含社區醫院1.5億元,以及其他團隊2億元。

符合模式A的人數約有8萬人、模式B則約有12萬人;根據過往經驗推算,每年約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對象一年因為上述感染至少住院一次以上,因此推估約每年有5萬人可受惠。然而,石崇良說,還需要搭配試辦團隊等配合,因此保守估計第一年目標1萬人受惠。

健保署 團隊 石崇良

延伸閱讀

每人終生補助一次! 4對象免費預立醫療諮商6月上路

健康台灣論壇明最終場 石崇良揭兩大疾病篩檢更顯重要

2024癌症論壇/健保給付NGS、加速作業流程 盼精準醫療助癌友

獨/胃癌高風因子 健保署擬擴大幽門桿菌給付資格、學會籲全面普篩

相關新聞

凍漲29年!台鐵票價最新方案將提出 立委要求東部列線票價不漲

交通部次長胡湘麟今天(6日)上午在立法院受訪指出示,台鐵票價29年未調整,交通部一個多月前曾討論過,當時認為台鐵公司提出相關分析尚不完整,當時決定,希望台鐵公司就整體分析再研議。此外,多名立委認為台鐵在花東受地震重挫後調漲票價並不妥,提出臨時提案,要求凍漲台鐵東部列線的票價。...

馮世寬怒日本與中共建交 當年想用戰機擊落日民航機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即將卸任公職,他以「大鵬展翅-馮世寬回憶錄」為題出版回憶錄,預定5月中旬發表。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台中破285萬人 幸運兒領10萬禮

台中市人口突破285萬,昨天達標記者會上,市長盧秀燕說,少子化影響,很多城市人口減少,但台中市不減反增,除大家願生願養,...

照片看歷史/台灣交通史上重大里程碑 1960年東西橫貫公路通車

1960年5月9日,費時3年又10個月,全長約195公里的台灣東西橫貫公路在標高731公尺的谷關舉行通車典禮,由時任副總統陳誠剪綵後隨即通車,陳誠的座車於當日上午10時55分首先通過。 陳誠致詞時表示,中央山脈把狹長的台灣島嶼隔成了兩半,從此以後,東西的隔閡可以打通,經濟發展和人口發展可以從此開闢一條新的途徑,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這條路的完成是人與自然搏鬥,征服了自然的最好例證。

暖化促使登革熱病媒蚊北漂 圖解埃及斑蚊恐突破哪些縣市

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北擴散的可能,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一旦氣溫持續升高,最令人擔心的埃及斑蚊恐「北漂」到台中、南投、苗栗、花蓮等縣市,讓疫情更難控制。

台灣黑熊誤觸陷阱已6死 監院促農業部、原民會改進

監委趙永清、浦忠成今天說,近5年已發生25件台灣黑熊救傷案例,其中18件是受困套索陷阱,更造成6件死亡案例;農業部、原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