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人文】陳姵穎/有樹的生活

《相信樹的人》書影。(圖/新經典提供)
《相信樹的人》書影。(圖/新經典提供)

推薦書:鄒欣寧《相信樹的人》(新經典文化出版)

許多人可能並未察覺,即便住在繁華都會,我們一直過著「有樹的生活」。

校園裡的樹、公園裡的樹、街道旁的樹、與建物同在的樹、室內外植於盆器的樹,以及地理距離上多一些的,近郊遠山的樹。更甚者,是脫離的原生樣態,以食物/器物之姿隱身尋常的樹……只是眾樹靜默且並不挪移,在喧囂塵世裡便少了些投注的眸光;然而樹的萬千姿態與勃勃生機,總也會映入某些人的瞳孔,成為不容忽視的動態風景。

鄒欣寧即是如此,從一個分不清苦楝和樟樹的植物盲,透過走訪懂樹的人──他們有的爬樹、有的運用樹於日常、有的為樹起身倡議、有的種樹保育、有的將樹化為創作、有的以樹療癒自我及旁人──尋覓能夠更靠近樹的方法,寫下《相信樹的人》一書。

然而《相信樹的人》並非一本報導者將自身觀感抽離文字、僅勾勒受訪者身魂面貌的人物專訪集,更像是一本揉合了報導、人物側寫、自然/環境書寫與個人隨筆的札記;除了鄒欣寧列名致謝逾三十位受訪的「樹人故事」,亦可於書中讀到有樹同行、與樹人產生或長或短交集的七、八年之間,她的觀察、漫想、困惑、思辨、恍然與豁然。非典型的筆法,興許會讓部分讀者略感困惑,箇中原因或可從〈和樹生活的人〉一章中,赴都蘭向「巴奈達力功坊」的巴奈(沈太木)和潘秀仔夫婦習製樹皮包時,相異語言間交流產生阻礙衍生的覺察中窺知,促使她以看似迂迴曲折之式書寫,卻更見真實──畢竟,一棵樹不單單僅是一棵樹,從地底的根系、地表之上的枝幹至空中的樹冠,實是與真菌、苔蘚、植物、昆蟲、鳥獸交織共榮的生命體。這樣的「跨界」,恰與她由雜誌編輯轉為自由撰稿人、在藝文生活中納入戶外日常的人生路途隱隱呼應;對她而言,樹不只是一個名詞,更是一個連接詞。

閱讀此書時,受到某個句子的觸動而傳訊,意外得知網路彼端的作者本人也正因稍後的採訪翻看同一章節。這樣的共時性,不只出現在諸多書中相識的人物及地點,也出現在那些因樹而生的行徑與感受:知曉樹有感知的科學實證後,每當入山,我便會在心底向森林輕聲招呼;若遇攀爬、踩踏、借力樹幹或樹根,尚可分心之時默默向樹道出感謝。我曾在乍見觀霧一號神木的那一眼便不知所以地落淚、於萬大南溪畔縈繞馬告芬芳的營地安然入夢,亦曾在佇足或途經數座山中巨木周遭之際自心底湧現難以言喻的神聖……若樹有靈,願樹有靈,與其歸於怪力亂神,實是因萬物終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後記〈有樹的第N年〉,鄒欣寧如此許願,「希望此後人生,我能一直寫樹。」所向何其動人。相見而喜的有樹人生,未完待續。

人生 樹人 網路

延伸閱讀

人物側寫/陳明通「戰清白」 林智堅2026重出江湖?

20分鐘就維持身材!他們每晚飯後「1習慣」睡得更久心也鬆

NGS給付 須交個資挨轟違憲

影/為什麼汽車撞擊測試速度不訂高一點?IIHS製作影片分析箇中原因

相關新聞

母親節「不准回娘家」婆婆開菜單逼下廚 小媳婦慌了手腳求救

今年的母親節大小姑要回來,婆婆不准她回娘家,而且菜單也開好了,要她親手料理,令她不知所措,於是上網求問「我該怎麼辦?」引發網友熱議。

男友要求女同事「不可跟男友發生關係」 她不知所措…網勸:清醒一點吧!

日前有一名女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九年感情,我們分手了…」為題發文,她表示和大7歲的男友在一起九年,是遠距離戀愛,一個高雄一個台中,從她大學,出國留學,面對家人的反對等,經歷很多考驗但都攜手走過來沒有放棄。最近遇到了一些問題,想聽聽網友們的意見,引發網友熱議。

她分享比價省錢術…卻遭AA男友嫌太窮酸 過來人紛勸:趕快分手

日前有一名女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男友叫我不要省那些小錢...」為題發文,她表示,自己不知道要怎麼述說這種複雜的心情,她覺得花自己的錢理所當然,只是想跟男友分享自己省錢的小小喜悅,竟然被男友說窮酸,傷心難過男友竟是如此看待她。引發網友熱議,紛紛為她抱屈。

他感嘆「愛愛不戴套」奉子成婚悔不當初 網笑:政府需要您這種人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上發文表示,他為了一時的爽,不戴套上陣,現在他非常後悔奉子成婚。引發網友熱議,紛紛笑稱「政府需要您這種人」。

老公股票暴跌、媽媽直嘮叨「趕快賣」… 她心慌求解 網搖頭:擔心什麼

日前有一名女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老公的股票大跌,要怎麼幫他穩住心理?」為題發文,她表示,因最近台股、美股暴跌得很慘,加上她媽媽又在一旁嘮叨,一直催促他們拿回資金,讓她「不知道這種時候,該怎麼幫助老公?」,引發網友熱議。

婆婆冷淡「邊界感極重」…娘家擔心不受重視 網友卻直呼:太羨慕

婆媳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就是一本難念的家庭經;近日有位媳婦在網路上分享自己與婆婆的相處模式,讓一眾網友直呼太羨慕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