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數位性暴力 婦援會籲:應推數位身體隱私權

明天就是國際婦女節,婦女救援基金會指出要降低數位性暴力事件,需進行全面性數位身體隱私權、數位身體界線的扎根教育。圖/婦援會提供
明天就是國際婦女節,婦女救援基金會指出要降低數位性暴力事件,需進行全面性數位身體隱私權、數位身體界線的扎根教育。圖/婦援會提供

明天就是國際婦女節,婦女救援基金會今指出,雖根據行政院「2024年性別圖像」幾項統計指標與指數,我國婦女地位相對其他國家較為平等,但在人身安全與司法部分,女性仍為性別暴力主要被害人,且據衛福部統計,在性影像雙法實施後,成人、兒少性影像遭散布的申訴案件中,女性占6成至7成,2023年相較2022年同期,成人申訴案件量多出數倍,顯示性私密影像犯罪不容忽視。呼籲應推動全面性的數位身體隱私權、數位身體界線扎根教育,才能有效降低數位性暴力事件。

婦援會指出,在婦援會2023年服務的272位數位性暴力新案件中,有81%被害人是女性,求助者與加害人雙方關係以網友36%最多,其次為前/現任伴侶30%。性影像取得手法自拍(多以愛情、打工等名義被誘騙)提供29%最多,其次是偷拍23%。實務案例不論是威脅散布或是已散布,都讓被害人感到不安,因為當性影像外流,想要完全下架消失是較為困難。

婦援會表示,多年實務發現,要降低數位性暴力事件,需要進行全面性數位身體隱私權、數位身體界線的扎根教育才是根本預防方式。

有關數位身體隱私權,是每個人有權決定在數位/網路中運用自己身體隱私/性影像的方式,任何他人不可未經本人同意,利用科技使用其身體隱私/性影像。因為這是一種侵犯人權的行為,也會觸犯我國法律;「數位身體界線」則是每個人可容許他人觀看或拍攝自己身體的部位和範圍。

婦援會舉例,當一位直播主在網路社群平台直播時,直播主有權利決定自己可以被人觀看或拍攝的身體部位和範圍到何種程度,他或她可以設定紅線區,例如性器官、胸部不想給觀眾看到,也可以拒絕觀眾不當的直播要求,或是封鎖不禮貌的言論。觀眾也應該要尊重直播主的「數位身體隱私權」,不得未經同意側錄拍攝直播影像及存檔轉傳散佈;也不得拿直播主的影像去電腦合成、深偽(deepfake)成不實的私密圖片。

特別注意的是,若是18歲以下未成年人,即使是任何人(包括自己和家人)都不可以隨意拍或錄影孩子隱私處,包括拍裸照、拍穿內褲的清涼照、不可以用任何東西碰觸隱私處。任何人都不可以在聊天或遊戲群組、FB、直播等放有兒少身體隱私處的照片或錄影內容。

婦援會說,儘管台灣在性別平等方面相對進步,但在數位世界中,女性仍然是數位性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呼籲推動全面性的教育,降低數位性暴力事件的發生。

婦女節 性別 隱私權

延伸閱讀

公公許慶祥離世 小S「不熙娣」錄影暫時喊卡

直播自導自演遇「蛋襲」…新加坡女直播主未等判決返國 今繳罰鍰結案

為友人出頭...乘坐瑪莎拉蒂開槍又網路留言嗆聲 他被重判7年6月

獨/立院今攻防陸船翻覆案 陸方代表隔海緊盯直播 不滿管碧玲「硬凹」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把握好天氣!周三溫度驟降最低溫跌「1字頭」周五回暖

中央氣象署今表示,明天白天高溫約27至33度,南部局部地區有機會達到36度以上高溫,但周三、四受到東北季風增強影響,水氣...

花蓮近海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花蓮2級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6日17時49分發生芮氏規模4.0地震,地震深度26.4公里,即在花蓮縣政府南方 25.1 公里 ,位於花蓮縣近海,最大震度花蓮縣2級。

很有感!17:45花蓮有感地震 預估震度3級

今天17:45左右花蓮地區發生有感地震,預估震度3級以上地區:新竹、苗栗、臺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宜蘭、花蓮...

史上最慘!蜜蜂無蜜可採...蜂蜜大減8成 蜂農怨救助被遺忘

南投蜂蜜產量高居全國前五,但受氣候影響,今年荔枝、龍眼開花率低,蜜蜂無蜜可採,蜂蜜產量銳減8成,蜂農叫苦抱怨,被政府遺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