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永豐銀斥資154億元 收購柬埔寨微型存款金融機構領導者Amret

花蓮觀光產業紓困振興3方案細節出爐 力拚6月上路

北市開放「防汛停車查詢」 水門只出不進後4小時拖吊

防汛期間,台北市若宣布水門「只出不進」後4小時將拖吊車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防汛期間,台北市若宣布水門「只出不進」後4小時將拖吊車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每年5月至11月為防汛期,只要碰到大雨,台北市沿岸水門就會關閉。為避免停放車輛受損,北市交通局實施疏散門管制,只要宣布「只出不進」後4小時就會開始拖吊車輛並處以罰鍰,今年更提供圖資化查詢統,協助車主在移車時快速尋找停車空間,避免愛車被河水淹沒。

梅雨、颱風季節來臨,2022年10月「尼莎」颱風外圍環流帶來豐沛水氣及災情,當時因柯市府通報不及,台北市百齡橋堤外數十輛車泡水,引發民怨。自2023年起,市府宣布堤外「只出不進」起4小時,屆時未移車者將直接拖吊車輛,車輛未撤離者,其所受損害由車輛所有人自行負責。

此外,為解決以往配合防汛移車的車主不了解開放紅黃線停車區域範圍,北市停管處今年提供供圖資化查詢系統,車主可至「防汛停車查詢網」,將提車範圍視覺化,可一眼了解當下的開放停車區域範圍。

交通局與交通警察大隊統計,去年在卡努颱風發送28萬2099封簡訊、拖吊337輛汽車與機車;海葵颱風時發送54萬138封簡訊、拖吊240輛;小犬颱風發送33萬3734封簡訊、拖吊157輛。

停管處提醒,雖開放紅黃線停車,但仍有限制不可隨意停放,包括時段性管制停車格開放停車、要順向靠邊停放,禁止併排;路口、公車招呼站十公尺內、消防栓及通道、越堤道路兩側;橋樑、高架及快速道路、隧道、人行道、行人穿越道、快車道及車行地下道、顯有妨礙他人、車通行處所、計程車招呼站及專用停車格位都不能停。

停管處表示,疏散門宣布「只出不進」4小時後開始拖吊裁罰,車主有義務移車自保財產平安,並登錄防汛簡訊通知,豪雨期間要注意氣象報告。未依規定將車輛自行移出河濱公園者,大型車罰4800元、移置費3000元、保管費半日250元;小型車罰2400元、移置費900元、保管費半日100元;機車罰1800元、移置費200元、保管費半日25元。

台北市停管處今年開放讓民眾查詢豪雨、颱風期間可停放紅、黃線路段。圖/北市停管處提供
台北市停管處今年開放讓民眾查詢豪雨、颱風期間可停放紅、黃線路段。圖/北市停管處提供

北市 卡努颱風 車主

延伸閱讀

受112年颱風和花期氣候不穩影響 台東夏雪芒果銳減

影/詐團應對說詞都替她備好 北市警隔空鬥法攔阻700萬

北市豪宅建案工人換燈遭電擊不治 檢今起訴包商、工地主任

新北五股往關渡橋交通中斷1小時 因女駕駛彎腰撿物撞電桿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災後振興觀光補助出爐 花蓮業者質疑:納入台東很奇怪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嚴重衝擊當地觀光。行政院院會今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在振興觀光部分,提供自由行花...

宜蘭民宿「早餐不准剩、垃圾要分類」…他怨爛規矩一堆 網笑:是住老媽家?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上發文抱怨,「住民宿到底要不要做乖寶寶?」他表示,現在台灣民宿的價格不但愈來愈高,主人私訂的規矩、管控也愈來愈多。讓他不禁想問「非要給民宿主人管嗎?」意外掀論戰,網友直呼「是去住民宿還是住老媽家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