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餘震「至少還有4起規模6」 地震專家:中央山脈斷層要注意

MiLB/張育成遭觸身球MRI檢查 沒傷到骨頭但手肘仍腫脹

BTS全員入伍引熱議!南韓兵務廳長:未來不排除廢免役優惠

抗癌途中視力模糊恐是葡萄膜炎 醫師提醒有失明風險

醫師提醒,癌症可能會引起葡萄膜炎,有失明風險。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醫師提醒,癌症可能會引起葡萄膜炎,有失明風險。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抗癌途中發生視力模糊、不正常飛蚊症持續性增加,可能是葡萄膜炎作祟。醫師提醒,葡萄膜炎是已開發國家常見失明原因,病因多樣,更可能與癌症疾病狀態有關,不可不慎。

今年71歲的朱姓婦人罹患輸尿管尿路上皮癌,手術後接受最新癌症免疫療法,腫瘤獲得大幅清除,但後續卻出現視力模糊、頭痛和皮膚出疹等症狀,就醫檢查右眼視力0.8、左眼視力只剩0.3;詳細檢查發現為免疫療法藥物誘發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幸經治療順利恢復原本視力和正常生活。

台北榮總眼科部眼矯形科科主任黃德光今天在記者會上說明,「葡萄膜」是眼睛內虹膜、睫狀體與脈絡膜等組成的構造;其發炎可能症狀,包含持續性視力模糊、不正常飛蚊症持續性增加,可能有眼睛紅、痛、畏光等表現,且初級眼藥水無法緩解。

黃德光指出,從健保資料庫可發現,台灣每年每1000人就有1人罹患葡萄膜炎。其可能病因包含身體感染、自體免疫發炎、惡性腫瘤或代謝藥物作用造成;由於病因多樣、診斷與治療困難,葡萄膜炎是已開發國家造成民眾失明主要原因之一,且其診斷與治療,往往要從全身系統疾病研究著手。

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每年每1000人中有3人以上新罹癌。黃德光指出。癌症治療中患者可能因不同原因造成葡萄膜炎,原因包含癌症疾病本身或藥物使用,有時甚至會反映身體狀況,須即時準確診斷治療。

其中最令人擔心的,是腫瘤導致的葡萄膜炎。黃德光說,臨床上有時能看到惡性腫瘤或血液腫瘤轉移到眼內,少部分病人則會因腫瘤引發的自體免疫反應攻擊視網膜細胞,造成特殊視網膜病變。此時應先審視全身腫瘤控制情況,是否有轉移,並針對惡性腫瘤本身加以治療。

偶爾會有患者因傳統化療造成抵抗力低下,被病原體伺機感染。黃德光說明,惡性腫瘤患者抵抗力較一般人差,延誤治療不只眼睛受到影響,更可能有生命危險;但只要確定病原體,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就能控制感染,降低失明危險。

隨醫學進步,癌症治療日新月異,發展出各項標靶藥物或生物治療,助患者控制病情。黃德光說,約1%或更少數患者,會因免疫療法藥物誘發自體免疫反應,導致葡萄膜炎。所幸較無重大生命危險,只要針對發炎加以治療,並適時調整免疫療法使用,即可緩解發炎、恢復視力。

失明 抗癌 癌症治療 腫瘤 葡萄膜炎 虹膜 視力 視網膜

延伸閱讀

後腦腫塊、禿髮竟是癌未?他嚇到戒菸抗癌再現濃密黑髮

以為是疝氣...手搖飲老闆黑色素瘤大如雞蛋!健保標靶3年抗癌

星希亞抗癌10年鼓勵無數癌友 名醫:是一個很好的人

傅娟回憶抗癌過程 歐陽妮妮揭當時心境「母女崩潰暴哭」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災後振興觀光補助出爐 花蓮業者質疑:納入台東很奇怪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嚴重衝擊當地觀光。行政院院會今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在振興觀光部分,提供自由行花...

宜蘭民宿「早餐不准剩、垃圾要分類」…他怨爛規矩一堆 網笑:是住老媽家?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上發文抱怨,「住民宿到底要不要做乖寶寶?」他表示,現在台灣民宿的價格不但愈來愈高,主人私訂的規矩、管控也愈來愈多。讓他不禁想問「非要給民宿主人管嗎?」意外掀論戰,網友直呼「是去住民宿還是住老媽家啊!」

他轟疫苗受害救濟審1案僅80秒 薛瑞元:會前有預審機制

53歲的盧太太在接種第三劑疫苗隔天猝逝,律師指出,衛福部僅憑解剖報告中,「高血壓引起的腦幹出血性中風」,便將所有傷害歸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