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不缺水保證 另一場「看天吃飯」賭局

石門水庫昨天蓄水率降至24%,比三年前「百年大旱」同時期的27%還低。圖為石門水庫現況。記者季相儒/攝影
石門水庫昨天蓄水率降至24%,比三年前「百年大旱」同時期的27%還低。圖為石門水庫現況。記者季相儒/攝影

水庫蓄水量直直落,竹科廠商陷入缺水恐慌,趕緊超前部署,但經濟部水利署強調目前水情正常,水庫蓄水率雖然比較低,但蓄水量足夠調度,保證七月中以前供水無虞。不過,翻查水庫蓄水量紀錄卻令人感到擔憂。儘管經濟部保證七月中以前不缺水,但會不會跟不缺電的保證一樣,最後還是淪為「看天吃飯」?

二○二一年台灣經歷了一場百年大旱,同樣以梅雨季前、四月十七日的石門水庫資料做比較,二○二一年蓄水率百分之廿六點九五,有效蓄水量五三二○萬噸,今年蓄水率只有百分之廿四點二五,有效蓄水量四九七六萬噸,不論蓄水率還是蓄水量,今年的狀況都比百年大旱時的二○二一年更吃緊。

石門水庫主要供給桃園市、新北市、新竹縣卅二鄉鎮區用水,桃園市長張善政已啟動抗旱準備,包括抗旱水井、水塔、消防車等待命,桃園市三溫暖水療業者也被要求每日自主節水百分之五。梅雨季要等到五月,如果屆時降雨情況不佳,農作物能否獲得足夠灌溉水源,也讓農民無法安心。

全球極端氣候情況嚴重,十年一旱的規律恐怕已被打破,就在去年七月石門水庫有快滿庫的好消息,寶山、寶二兩水庫更是已滿庫,沒想到今年才第一季末,桃、竹、苗、台中的水情燈號,已轉為水情提醒的綠燈,地方政府也已先行預做抗旱準備。

不只水情讓廠商不安心,供電不穩更是讓廠商膽顫心驚,還沒到夏天,只是幾天高溫而已,卻已經逼得台電供電捉襟見肘,到處調頭寸,向民間廠商徵調電力,連石門水庫的放流也利用來發電。

台電發電機組中的石門一號機日前就被緊急開來發電,根據石門電廠各機組日發電量紀錄,今年一月以來,陸續都有開工發電,一月中旬至四月上旬供電沒有停過,四月中旬再度啟動發電。台電解釋,石門水庫本來就會放水使用,需要用到石門電廠發電機組時才會與水利署協調放水時間。水利署則說,石門電廠利用水利發電不會浪費水,中下游有中庄調整池及鳶山堰,目前都沒有滿庫,之後會將水引入淨水廠使用。

問題是,現實狀況是台電供電穩定岌岌可危,愈來愈多的家電用品,以及景氣回溫後的商業及工業用電,全國對電力的需求將愈來愈多,供電充足只是調度營造出來的假象,供電不足則是挖東牆補西牆的調頭寸。

民眾和產業界關切缺水、缺電的「五缺」問題從來沒少過,但政府總是以不變應萬變,主張國內既不缺水、供電也無虞,問題是,如果供電無虞,為何還需要在枯水期「水力全開」。準行政院長卓榮泰喊出AI內閣,要拚創新、轉型,基礎建設要先完備,水不夠又一天到晚跳電,AI內閣恐怕淪為口號。

抗旱 極端氣候 石門水庫 缺水

延伸閱讀

竹科焦慮/難忘搶水戰 先搞定水車

水情緊!超越百年大旱 石門蓄水率剩24%

農民哀怨/停大區輪作 「政府太算計」

曾文水庫、南化水庫蓄水量下探 盼梅雨季來補水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災後振興觀光補助出爐 花蓮業者質疑:納入台東很奇怪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嚴重衝擊當地觀光。行政院院會今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在振興觀光部分,提供自由行花...

宜蘭民宿「早餐不准剩、垃圾要分類」…他怨爛規矩一堆 網笑:是住老媽家?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上發文抱怨,「住民宿到底要不要做乖寶寶?」他表示,現在台灣民宿的價格不但愈來愈高,主人私訂的規矩、管控也愈來愈多。讓他不禁想問「非要給民宿主人管嗎?」意外掀論戰,網友直呼「是去住民宿還是住老媽家啊!」

他轟疫苗受害救濟審1案僅80秒 薛瑞元:會前有預審機制

53歲的盧太太在接種第三劑疫苗隔天猝逝,律師指出,衛福部僅憑解剖報告中,「高血壓引起的腦幹出血性中風」,便將所有傷害歸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