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發文諷死者腿壓爛「如肉燥飯」高醫工讀生遭停職 副院長出面道歉

孫兒們在哪? 余天心急如焚「社福介入還是沒下文」

112年行人死亡數創新低 交部加強稽查路口車輛停讓行人

交通部表示,目前仍有汽機車未停讓行人造成事故,將持續推動停讓文化2.0計畫,並加強查核。聯合報系資料照
交通部表示,目前仍有汽機車未停讓行人造成事故,將持續推動停讓文化2.0計畫,並加強查核。聯合報系資料照

為改善行人交通安全,行政院整合跨部會推動多項政策,並朝「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邁進。交通部表示,去年道交事故死亡人數相較前年減少41人,行人死亡人數更創歷年新低;但目前仍有汽機車未停讓行人造成事故,將持續推動停讓文化2.0計畫,並加強查核。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今發布新聞稿指出,112年道路交通事故30日死亡人數初估3023人,較111年減少41人(減1.3%),行人死亡人數380人,較前年減少14人,創下歷年新低。

其中,112年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行人30日死亡人數,較111年同期增加11人(增加6.8%),112年下半年較111年同期減少25人(減少10.8%);路口行人死亡人數部分,112年下半年也較111年同期減少13人(減少11.5%)。

進一步分析行人事故發生位置,路政及道安司指出,行人路口30日死亡人數,112年下半年較111年同期減少13人(減少11.5%)、路段行人30日死亡人數,112年下半年較111年同期減少12人(減少10.2%);路口及路段受傷人數,112年下半年均較111年同期減少,分別減少69人及99人。

路政及道安司表示,去年推動行人交通工程改善工作,並已完成路口行人安全設施改善3486處、行人早開或行人專用時相4753處、人行道改善167.73公里、人行道障礙物遷移268處、騎樓整平20公里、校園周邊路段(口)改善205校、易肇事路口改善432處、行人與高齡友善區21處、減少路側障礙物522處。

另外,路政及道安司表示,由於目前仍有汽機車駕駛人未停讓行人造成事故,將持續推動停讓文化2.0計畫,並要求大型車輛落實路口停讓,併同加強查核,盼停讓觀念能深植民眾心中。

交通部表示,目前仍有汽機車未停讓行人造成事故,將持續推動停讓文化2.0計畫,並加強查核。聯合報系資料照
交通部表示,目前仍有汽機車未停讓行人造成事故,將持續推動停讓文化2.0計畫,並加強查核。聯合報系資料照

交通事故 交通部 人行道 行人

延伸閱讀

交通部列1千處不友善行人路段路口 桃園佔比超過1成

桃機「塞機」台中機場空蕩蕩 議員問:盧秀燕當總統才解決?

台中標線人行道有褒有貶 議員:沒防撞1年違停1052件

人行道停滿機車 行促會建議多畫停車格 改善自行車路線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災後振興觀光補助出爐 花蓮業者質疑:納入台東很奇怪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嚴重衝擊當地觀光。行政院院會今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在振興觀光部分,提供自由行花...

宜蘭民宿「早餐不准剩、垃圾要分類」…他怨爛規矩一堆 網笑:是住老媽家?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上發文抱怨,「住民宿到底要不要做乖寶寶?」他表示,現在台灣民宿的價格不但愈來愈高,主人私訂的規矩、管控也愈來愈多。讓他不禁想問「非要給民宿主人管嗎?」意外掀論戰,網友直呼「是去住民宿還是住老媽家啊!」

他轟疫苗受害救濟審1案僅80秒 薛瑞元:會前有預審機制

53歲的盧太太在接種第三劑疫苗隔天猝逝,律師指出,衛福部僅憑解剖報告中,「高血壓引起的腦幹出血性中風」,便將所有傷害歸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