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肝達人站/地震,一緊張去廚房喝了米酵菌酸!

強烈地震中,朋友互道平安。

老友傳來:「剛一緊張,以為世界末日,跑去廚房喝了一口米酵菌酸!」太平時間,人人安居樂業,只有危急存亡之秋,人性的最深處才會表現出來。

例如,現代社會中,即使親朋好友,通常也是聚少離多,只有在過年或特殊節慶才會相聚一堂,或者親朋好友中有人生重病了,這時手足親友之情、人性的溫暖就會表現出來。

最近有一個例子,兄弟多人從小感情很好,都有B肝,但平常聚少離多。老么會讀書,在台北工作,住台北,平日注重養生,定期追蹤檢查,但老大留在鄉下務農,很少看病,一方面不方便,一方面也沒保健觀念。

最近老大在南部胃口欠佳,體重驟減,去診所就醫,才發現肝臟長了一顆8公分大的肝腫瘤。老么緊急安排來台北就醫,可惜因發現太晚,要根治搶救生命不容易。

這是台灣目前肝病防治的瓶頸,鄉下醫療資源少,就醫不便,一般人又以為生活起居正常就不會刻意去就醫,等到有病痛通常就來不及了。

地震來了,會有中央警報系統發出警告,人體病重了,人體的警報系統也會發出警訊。但這些警報系統可能像這次地震一樣失靈了,就好比我長了10公分的肝腫瘤怎麼肚子不痛一樣。

事實上,人體的警報系統可能是幾千萬年前造物者打造設計的,但以現代醫學眼光來看,很多地方是不夠完善的。

俗語說:「情人眼裡容不了一顆細沙。」就醫學解剖而言,角膜是人體神經纖維分布最密的地方,因此一小粒的細沙,人眼就受不了,會趕快求醫,又如男生的龜頭、女性的陰蒂也布滿了神經,這幾個感控系統算是設計不錯的。

但在其他器官,造物者的警報系統就不及格了。例如有一些感控系統放在一起,讓人無法辨別是哪個器官出了問題。

像上腹痛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胃潰瘍或食道發炎,也可能是膽囊結石,也可能是胰臟發炎,也可能是盲腸炎的初期,也可能是肝臟長了腫瘤,也可能是大腸長了腫瘤。

面對這樣不是很明確的警報系統,要明察秋毫,找出病源就要求醫診治了。然而,等到這時求醫診治可能太晚了,可能是肝癌末期,可能為胰臟癌末期了,可能是大腸癌末期了,因此亡羊補牢之際,就要像監理所一樣,做好定期健康檢查,好比車子體檢一樣,好比做好貫徹廚房衛生檢查一樣,就不會發生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一樣,引起國人人心惶惶了。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肝病 腫瘤 警報

延伸閱讀

紐約地區地震芮氏規模4.8 未傳生命財產損失

美國紐澤西州突發規模4.8地震 紐約市民感覺明顯晃動

台積電主要晶圓廠地震後大致全數復原 全年營收成長目標不變

花蓮強震整理包/累積12死、餘震535次 重大災情、災後理賠、專家示警一次看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社安網漏洞 獨老列冊比率偏低

我國老年人口逾四百四十萬,但全國僅列冊五萬三千多長者需關懷,六都列冊比率約一個百分點上下,民代質疑是近年孤獨死悲劇頻傳的...

逾期未驗車 釀車禍逐年攀升

審計部指出,過去三年有高達一八○萬五四○四輛次汽機車未依規定驗車被罰,且逾期未驗車造成的交通事故逐年攀升,三年來有三千七...

國1今早發生3追撞事故 下午5大壅塞路段曝光

今天是中秋假期第2日,交通部高公局指出,截至中午12時,國道全線交通量為34.8百萬車公里,預估今日交通量為108百萬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