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生兒死亡率下降台灣卻升 國健署汲取國外經驗

衛福部統計,台灣去年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4.4、新生兒死亡率為千分之2.8,已連續三年上升。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統計,台灣去年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4.4、新生兒死亡率為千分之2.8,已連續三年上升。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節節攀升,據衛福部統計已連續3年上升,因應新生兒死亡問題嚴重,衛福部國健署舉行「強化健康新世代-投資可預防嬰兒死亡策略國際研討會」。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林真夙表示,研討會主要在蒐集國外經驗,未來將針對早產兒照護上精進做為,同時也幫助準媽媽們在孕期中及早健檢掌握自身及胎兒健康。

衛福部統計,台灣2022年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4.4、新生兒死亡率為千分之2.8,已連續三年上升。不過,自1990年以來,全球在降低未滿5歲兒童及新生兒死亡率方面,死亡總數已從1990年的1280萬下降到2021年的500萬,死亡率下降59%;另外,新生兒死亡人數也有所下降,從1990年的520萬下降到2021年的230萬。

為了解決台灣新生兒死亡率與國際趨勢相左的情形。國健署上月舉行「強化健康新世代-投資可預防嬰兒死亡策略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泰國等專家,針對精進周產期照護及早產兒照護等議題分享實務經驗與未來發展方向。

林真夙說,全球新生兒主要死因分別為早產、出生併發症(出生窒息)、新生兒感染和先天性畸形,這些因素約占未滿五歲兒童死亡之4成。因此,應積極尋求預防這些問題發生的方法,並確保獲得有品質的兒童醫療保健服務的可近性。

美國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臨床兒科教授Henry Lee分享,早產是導致潛在可預防嬰兒死亡的重要因素,加州周產期品質照護協作組織便是運用數據蒐集、追蹤趨勢等方法,精進周產期照護品質,降低可預防的嬰兒死亡率。

林真夙表示,在本次研討會,將目前「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中,有關新生兒和兒科重症醫療進展,以及「低(含極低)出生體重兒居家照護計畫」之推動經驗分享給國際。衛福部2021年啟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完善從懷孕到生產、新生兒成長的相關醫療照護及追蹤關懷服務,從生命的源起,挹注兒童醫療及健康資源,以減少新生兒可避免的死亡,並自2024年起更擴大推動。

林真夙指出,經過研討會後,確實國內在早產兒照護上還能夠更精進,包括該如何幫助孕媽咪更早開始監測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後續的14次的孕婦健檢該如何早期預防相關疾病,即使出現異常症狀,該如何早期治療介入,都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新生兒 早產 死亡率 衛福部

延伸閱讀

賈永婕與曾馨瑩提醒:新生兒如果發現呼吸不足,保握「這時間內」進行搶救!

不畏強震挺身護嬰 護理師:當下沒時間害怕

燒金紙有4款致癌物 國健署3招健康掃墓又環保

不讓出生直逼死亡數 「黃金一分鐘」搶救不呼吸新生兒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災後振興觀光補助出爐 花蓮業者質疑:納入台東很奇怪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嚴重衝擊當地觀光。行政院院會今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在振興觀光部分,提供自由行花...

宜蘭民宿「早餐不准剩、垃圾要分類」…他怨爛規矩一堆 網笑:是住老媽家?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上發文抱怨,「住民宿到底要不要做乖寶寶?」他表示,現在台灣民宿的價格不但愈來愈高,主人私訂的規矩、管控也愈來愈多。讓他不禁想問「非要給民宿主人管嗎?」意外掀論戰,網友直呼「是去住民宿還是住老媽家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