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內閣公布政務次長人選 張廖萬堅、林靜儀入列

柯文哲陷三大案…小草「選哲」信仰破滅 民眾黨何去何從

藍委訪陸5大成果符合國民黨期待嗎? 分析陸至少「一石三鳥」

掃墓留意毒蛇漸活躍 進入草堆先打草驚蛇 被咬傷這樣自救

國內常見的六大毒蛇。圖/疾管署提供
國內常見的六大毒蛇。圖/疾管署提供

清明兒童節連續假期來臨,溫暖潮濕的氣候也讓蛇類活動力增加。疾管署科長鄭雅芬指出,民眾如至野外或山區掃墓、賞花、登山、郊遊時,若進入樹叢及草堆,要打草驚蛇,勿翻動中空林木或石塊,並避免在夜間、日出及雨過天晴等蛇類易出沒的時段及地方逗留,以免遭毒蛇咬傷。

鄭雅芬說,如果不慎被蛇咬傷有「五要五不」口訣。五要:要視為毒蛇咬傷處理、要記毒蛇外觀特徵(拍照也可以)、要脫飾品(避免肢體腫脹)、要包紮傷口上緣(減緩毒液擴散)、要保持冷靜並盡速就醫;五不:不割開傷口(避免感染)、不用嘴吸出毒液(避免感染)、不冰敷(避免組織壞死)、不飲酒或刺激性飲料(避免加速毒液作用)、不延誤就醫。

每年約有近千名民眾遭毒蛇咬傷,國內較常見的六大毒蛇分別為出血性毒的龜殼花、赤尾鮐(俗稱赤尾青竹絲)與百步蛇;神經性毒的飯匙倩(俗稱眼鏡蛇)與雨傘節,以及兼具出血和神經毒的鎖鏈蛇。

鄭雅芬說,鎖鏈蛇具有鏈條狀的外觀特徵;百步蛇頭部有非常明顯三角形,身上有三角形花紋,出沒在中低海拔山區,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龜殼花頭部也有三角形,並有波浪狀花紋,被認為像龜殼;出沒在落葉、枯草堆等處,因此靠近這類地方時應該用登山杖或雨傘先翻動,再前進。

「眼鏡蛇是這兩種裡面比較喜歡白天出沒的蛇」,鄭雅芬說,牠受到驚嚇的時候會抬起上半身、張開頸部皮膚做出防禦動作,長得像「飯匙」;而背後頸部有白色條紋跟兩個黑點,也像「眼鏡」。雨傘節的花紋為黑白相間,然而頭是橢圓,與一般毒蛇不同;出沒在清晨或傍晚。這兩種蛇有神經性蛇毒,被咬到要儘速就醫。

鄭雅芬表示,被毒蛇咬傷的治療方式為注射抗蛇毒血清,疾管署是全國唯一生產供應抗蛇毒血清機構,目前有194家醫療院所儲備抗蛇毒血清供民眾救急,由於抗蛇毒血清為醫師處方用藥,如有使用需求可先透過「抗蛇毒血清儲備點查詢」(疾管署全球資訊網首頁/預防接種/抗蛇毒血清資訊/抗蛇毒血清儲備點查詢連結),了解鄰近醫療院所抗蛇毒血清的儲備情形,切勿購買來路不明藥物。

被蛇咬傷有「五要五不」口訣。圖/疾管署提供
被蛇咬傷有「五要五不」口訣。圖/疾管署提供
被蛇咬傷有「五要五不」口訣。圖/疾管署提供
被蛇咬傷有「五要五不」口訣。圖/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 眼鏡蛇 雨傘

延伸閱讀

清明掃墓后里公墓亂停車 2車擋住唯一去路...警:無法開罰單

恙蟲病流行季 清明連假掃墓踏青應做好這些防護

戶外掃墓登山防蟲媒傳染病 疾管署提醒防蚊蟲3寶不可少

清明掃墓坐船去...翡翠水庫接駁船加班 開2航道服務約150人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保母訪視增至每年6次 民團批增工作量沒配套

一歲半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案,引發社會譁然,行政院政委林萬億以「提高訪視頻率」作為檢討方案,點燃全台社工怒火,五大社工...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