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想買新款iPad Pro、iPad Air?「蘋果官方沒說的11件事」充電頭悄消失、全改用eSIM

高醫接恐嚇信「要放危險物品」!院方報警處理

男大生與網友愛愛後「內褲黃一片」檢驗確診淋病

18歲男大學生與網友發生親密行為後,尿道開始出現大量黃色分泌物,染上淋病。示意圖。圖/取材自Ingimage
18歲男大學生與網友發生親密行為後,尿道開始出現大量黃色分泌物,染上淋病。示意圖。圖/取材自Ingimage

18歲男大學生與網友發生親密行為後,尿道開始出現大量黃色分泌物,染上淋病。醫師指出,淋病恐造成不孕,近年有年輕化趨勢,男性症狀較明顯,建議與性伴侶同步治療。

書田診所泌尿科副院長林儒廷今天在衛教記者會表示,近期有1名剛滿18歲男大學生,自述1週前有與網友發生親密行為後,尿道開始出現大量黃色分泌物,睡覺起來內褲黃一片,檢驗分泌物確認為淋病。

根據衛生福利疾病管制署統計,國內淋病的感染人數在民國105年首度突破4000例,109年再突破7000例,111年更是一舉突破8000例,去年則創新高來到8257例,其中主要感染族群以20到24歲為多。

林儒廷說,門診觀察也能發現淋病患病年齡有較以往年輕的趨勢,可能是隨著生活逐漸恢復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之前狀態,人與人的交流增加,加上各種交友軟體盛行,輕忽安全性行為導致。

感染淋病男女症狀不同,林儒廷說明,淋病是接觸到淋病雙球菌而引起,男性在感染2到7天後,就可能在尿道口出現白色或黃色膿狀有異味分泌物,排尿有灼熱刺痛感,症狀較明顯;女性則症狀極不明顯,大多無痛感,少部分會出現黃綠色膿狀分泌物,容易被忽略。

治療方面,林儒廷說,主要是以抗生素藥物,1到2週即可達到治療效果,且由於淋病患者常同時感染梅毒、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因此常會同時多檢驗幾種病原。另外,不論是否有明顯症狀,發病前後的伴侶、性接觸對象,都應同時就醫檢查治療,以免反覆交互感染而難以治癒。

林儒廷提到,感染者若未儘早治療,傳染力可持續數個月,且男性可能會引起攝護腺炎、膀胱炎等,嚴重時會引起尿道狹窄、不孕等問題;女性則可能發生膀胱炎、子宮內膜炎等,甚至也可能造成不孕。

林儒廷提醒,預防淋病要避免危險性行為及多重性伴侶,發生性行為時全程使用保險套,則可以提供最大範圍保護、降低感染機會;若出現疑似症狀,應避免性行為,並儘快與伴侶、性接觸對象一同就醫,切忌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而有引發併發症的可能,治療療程結束後則要回診確認。

伴侶 性行為

延伸閱讀

新婚才知老公是媽寶!人妻被要求幫洗內褲:以前都我媽手洗 現在換你

醒來內褲黃一片 18歲男大生竟染這疾病

女租客以為遭「幽靈」摸胸、脫內褲非禮…1原因不報警 淫房東終現形

女友生理期不換內褲!連穿4天飄惡臭 稱「女生都這樣」嚇壞他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暖化效應 登革熱恐因升溫北漂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

醫療院所口罩令 19日起全鬆綁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專家會議委員參考各國防疫作法,認為目前已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將「應該配戴」修正...

醫療院所強制口罩令解禁 疾管署: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

價值8億元!免費快篩千萬劑 8成下月底到期

新冠疫情嚴峻之際,快篩試劑奇貨可居,疫情過後,卻是乏人問津,疾管署累計採購三點五億劑快篩試劑,仍剩餘一千多萬劑,其中有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