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盡全力避免全球衝突但不容被威脅 普亭勝利日演說:核武隨時戒備

美股早盤平盤拉鋸!初領失業金數據提高降息希望 但企業財報慘兮兮

皆媒體出身!賴清德總統府發言人 可望由這2人出任

高雄女吃「小林紅麴原料」製膠囊後洗腎 食藥署回應了

陳先生的太太曾吃過進口商大醫生技以日本小林製藥紅麴原料,製成的保健食品。圖/讀者提供
陳先生的太太曾吃過進口商大醫生技以日本小林製藥紅麴原料,製成的保健食品。圖/讀者提供

居住高雄的陳姓男子向本報投訴,他高齡70歲的太太曾食用大醫生技製造、原料商為小林製藥紅麴膠囊,隨後被診斷出急性腎衰竭,在5月初洗腎,體重也從50公斤驟降到39公斤,業者表示將全力協助向日本小林製藥求償,衛福部食藥署表示,只要身體有狀況就可找消保官協助,一旦公共衛生調查結果確立,就可以向業者求償。

高雄民眾陳先生說,太太之前因為高膽固醇,有人推薦紅麴保健食品可降膽固醇,3、4年前開始向進口商大醫生技購買食用,原料來自日本小林製藥的紅麴製成的膠囊,卻在去年3月突然不斷腹瀉、吃不下東西、畏寒,到高醫檢查竟是急性腎衰竭,病情很快惡化,醫生也束手無策,5月開始洗腎,現在太太1周要洗腎3次,發病後體重從50公斤掉到39公斤,人生整個變調,活著像在等死。

依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已有154件下游產品業者主動通報,包括「DHC濃縮紅麴.膠囊食品」、「長春樂活紅麴膠囊」、「大研納豆紅麴Q10膠囊」、「大醫生技紅麴膠囊」等,有進口小林製藥紅麴原料的業者包含三合興與和司特等2業者,目前分別盤點兩業者下游客戶,分別為和司特39家及三合興16家,合計提供53家下游名單、排除重複2家。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南區管理中心人員前往稽查,大醫生技的上游廠商為三合興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陳先生所投訴的,「大醫生技紅麴膠囊」,業者已在本月24日公開發表聲明可申請退貨,並可撥打消費者處理專線:0809-009-966。

林金富說,這並不是小林製藥生產的保健食品,因為大家都以為吃到日本小林的,不過如果是大醫的產品,且使用到小林製藥的原料,就要予以下架,所以不能稱為「國內首例」,是否因為吃了這款膠囊導致,還需要釐清,民眾如有不適症狀要盡快就醫,並通報消保官與衛生局

針對民眾通報至部長信箱的資訊,林金富表示,接到部長信箱的內容後,會派案給高雄市衛生局查核,因為屬於高雄轄區的案子,後市場端原則上會由地方優先處理,因為產品有問題、下架最重要。

林金富指出,許多食品中毒事件,只要有公共衛生調查就可以成案,只要因果關係、時間序確立就可以成立,重申只要有身體狀況就要尋求消保官協助,目前也已二度發文給日方,關於日本小林製藥調查結果。

小林製藥 紅麴 衛生局

延伸閱讀

衛福部赴寶林茶室稽查 疑食物中毒案「規格再拉高」

日本進口秋刀魚乾檢出一級致癌物 食藥署:超標近40倍

2業者曾進日本「小林製藥」紅麴原料 56批檢驗紀錄曝光

又有蘇丹紅辣椒粉想闖關 食藥署攔截1萬公斤全銷毀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暖化效應 登革熱恐因升溫北漂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

醫療院所口罩令 19日起全鬆綁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昨宣布,專家會議委員參考各國防疫作法,認為目前已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將「應該配戴」修正...

醫療院所強制口罩令解禁 疾管署:5月19日起全面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今表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

價值8億元!免費快篩千萬劑 8成下月底到期

新冠疫情嚴峻之際,快篩試劑奇貨可居,疫情過後,卻是乏人問津,疾管署累計採購三點五億劑快篩試劑,仍剩餘一千多萬劑,其中有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