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專任教師員額不足…台大建議改設「學位學程」 新聞所撤回學士班申請

巴菲特狠賣蘋果股票!一口氣大砍約13%持股 上季持有現金再創紀錄

龍門石窟太美?遊客發出驚嘆「下巴真的掉了」 園區急廣播尋醫

3成民眾對麻醉未知 麻醉醫師破解迷思

劉治民說,麻醉有三要素,第一是睡眠、第二肌肉放鬆、第三疼痛阻斷,三項都可以單獨處理,不會因素甦醒而有疼痛感。記者鄒尚謙/攝影
劉治民說,麻醉有三要素,第一是睡眠、第二肌肉放鬆、第三疼痛阻斷,三項都可以單獨處理,不會因素甦醒而有疼痛感。記者鄒尚謙/攝影

麻醉是手術治療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不過許多民眾對於麻醉相當憂心,研究顯示四分之一民眾對麻醉感到沒有安全感。根據2010年研究顯示,台灣麻醉死亡率高達10萬分之12,高出國外許多。不過,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余黃平表示,這10多年麻醉技術進步,已降至10萬分之1左右,數據已與歐美先進各國併齊。

根據2010年台灣麻醉學雜誌發表的論文報告指出,台灣麻醉相關死亡率高達十萬分之十二,高出美國、日本將近12倍。同時,根據研究也顯示,約26.7%的民眾對麻醉感到沒有安全感,而33.2%民眾表示對麻醉感到未知,顯示民眾對於麻醉領域的不了解。

余黃平表示,2010年當時的數據與現在差異甚遠,台灣麻醉技術10多年來一直在進步,台灣麻醉死亡率跟世界先進指標,例如歐美、日本等,數據上都已相當接近,約在10萬分之1到3左右。

台大醫院麻醉部醫師劉治民說,以台大為例,由於收治急、重、難、老、病、衰等高風險族群患者較多,因此麻醉併發症風險相對高,但台大的麻醉死亡率仍非常低;而麻醉死亡率在全球統計上,在病患身體狀況不良的情況下,因麻醉而直接導致死亡的風險,大於因手術而直接導致的死亡風險,全球確實都面臨這樣的狀況。

「因此術前病患開始自行準備相當重要。」劉治民表示,若病患能夠在術前2周從事一些體能訓練運動,同時有醫療團隊介入提供適合的營養補充,預後狀況其實就可以相當好,是預防醫學的延伸。

不過,患者在手術過程當中,也可能術中甦醒,造成許多民眾擔憂之一。劉治民說,麻醉有三要素,第一是睡眠、第二肌肉放鬆、第三疼痛阻斷,三項都可以單獨處理,不會因素甦醒而有疼痛感,而麻醉過程中會進行全程睡眠監控,降低了7成意外清醒可能。

至於半身麻醉是否就比全身麻醉低風險?劉治民指出,手術麻醉都屬於綜合性的麻醉,鎮靜舒眠狀態下執行高侵入性手術,是為了緩解病患焦慮情緒,也降低病患心血管不穩定,例如血壓飆高、心律不整,因此會結合舒眠加上半身麻醉或是區域止痛,沒有誰比較安全,都是綜合性的評估,這也是民眾常有的迷思。

手術 死亡率 風險

延伸閱讀

北市酒店外遇害!香港「姜牧師」遭砍2刀直播喊痛 衝突原因曝光待釐清

郭子乾心跳僅有43下 醫生坦言有這一隱憂

橘貓麻醉還沒退全身癱軟 聽到餵食器放飯「瞬間撐起身體爬下床」:本喵好了!

男童褲子全是血送急診 泌尿醫火速收「判定家暴」通知:感謝社工付出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點值若0.95元 衛福部:恐漲健保費

疫後民眾就醫率上升,造成健保點值偏低,醫界大喊營運吃不消,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健保法第六十二條文修正草案」,研...

災後振興觀光補助出爐 花蓮業者質疑:納入台東很奇怪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嚴重衝擊當地觀光。行政院院會今通過「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在振興觀光部分,提供自由行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